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1年第27期
编号:13186837
改良后矢状入路肛门直肠成形术在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治疗中临床应用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1年9月2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11年第27期
ADMI,IPSARP
     【摘要】目的 分析改良后矢状入路肛门直肠成形术治疗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改良后矢状入路肛门直肠成形术矫正治疗35例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患儿,并于术后随访。结果 无1例出现感染,除1例因严重合并症死亡外,患儿均痊愈出院。切口一期愈合率100%,术后并发症包括:肛门失禁、便秘、渗血、骶尾部切口折线渗液、结肠造瘘口脱出等,经手术纠正均治愈。结论 改良后矢状入路肛门直肠成形术用于小儿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矫治具有一定临床实践意义。

    【关键词】ADMI;IPSARP;PSARP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anorectum development malformation inborn,ADMI)是小儿常见的一种消化道畸形疾病,发病率1/1500~1/5000[1]。后矢状入路肛门直肠成形术(posterior sagittal anorectoplasty, PSARP)不仅可挽救患儿生命,更为重要的是可增强患儿排便能力,防止便秘,降低大便失禁发生率,提高患儿生存质量。随着对病理改变的深入研究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11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