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2012
编号:13483823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治疗的研究进展(2)
http://www.100md.com 2020年4月2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2012
     1.3抗生素干扰肠道糖类及胆汁酸代谢

    结肠上皮细胞正常生理代谢过程,由生理性肠道菌群代谢发酵产生的大量短链脂肪酸供能。而结肠上皮细胞的正常代谢,关乎肠道物理屏障的维护和损伤后的及时修复[12]。抗生素源性的肠道生理菌群锐减,可严重影响肠道内多糖发酵及短链脂肪酸的形成,导致肠道物理屏障的破坏;同时过多未经发酵的多糖无法被人体吸收,长期滞留于肠道也可导致患者出现渗透性腹泻[13]。生理性肠道菌群同样参与人体胆汁酸的代谢过程,人体产生的胆汁酸大部经由“肠肝循环”在回肠末端经重吸收,通过门静脉重运至肝脏。仅有1%~2%的胆汁酸未参与“肠肝循环”,在结直肠内经过肠道细菌分解去羟基后生成脱氧胆酸及石胆酸等次级胆汁酸并进一步代谢出体外。具有去羟基作用(尤其是7a-去羟基作用)的生理性细菌数量减少,导致小肠内未被完全吸收的初级胆酸不能去羟基变成可代谢的次级胆酸,初级胆酸如鹅脱氧胆酸为大肠分泌强刺激物,长期滞留可导致患者出现分泌性腹泻[14]。

    2西医对AAD的治疗

    近年来,AAD作为临床工作中特别是抗感染治疗过程中的常见问题,越来越受到广大医务工作者的重视。除应用万古霉素及甲硝唑等抗菌药物调整肠道菌群这一常见手段外,临床常用以下几种治疗方案。

    2.1停用或更换抗生素

    立即停用或更换抗菌药物 ......
上一页1 2 3 4 5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03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