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208
编号:13496698
浅谈解郁在胃食管反流病的应用(3)
http://www.100md.com 2020年3月1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208
     3.3清热化湿解郁

    明·龚廷贤《万病回春·翻胃》曰:“夫膈噎翻胃之症,皆由七情太过而动五脏之火,熏蒸津液而痰益盛,脾胃渐衰,饮食不得流行,为膈,为噎,为翻胃也。”情志不舒,内热自生,津液内耗,痰湿益盛,痰湿、热邪合而治病,阻遏气机,结聚中焦脾胃,会使中焦气机聚而不散,出现诸多GERD的相关症状,如嘈杂不适、吞酸嗳腐、胸骨后堵闷感等不适。此时热宜清、湿宜化、恢复中焦气机通畅以使脾胃升降相因之性正常,这样郁方可解除,常用的方剂有半夏泻心汤。半夏泻心汤联合西药治疗可有效调节NERD患者血清Ghrelin和舒血管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的表达,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提高疗效,并减少复发风险[12]。

    3.4降气化痰解郁

    本病的基本病机为胃失和降,胃气上逆,肝为风木之脏,主司疏泄,条达周身气机,气行则津行,肝生理机能正常,津液流通正常,痰浊不生,若肝气郁滞,气机不畅,不能推动津液运行,津液蕴结后可形痰成饮,痰气交阻,肝经走胸胁,上入咽喉,痰气循经上逆,郁结于咽部,阻碍气机升降出入,而成“梅核气”,此类患者多觉胸骨后胀闷不舒,咽中有物所堵,虽不影响进食,但部分患者整日觉郁郁不舒。此时在治疗中应采用开郁化痰、降气和胃之法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84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