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9年第11期
编号:13344098
生物钟紊乱导致护士患乳腺癌风险的研究进展(2)
http://www.100md.com 2019年4月1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19年第11期
     2 生物钟紊乱与乳腺癌风险的可能机制

    2.1 分子生物学机制——生物钟基因

    生物钟基因在乳房内扮演一个很重要的角色,在细胞周期调控、DNA损伤修复应答和肿瘤生长抑制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已在动物实验和流行病学的研究中得到了证实。在生物节律调节的核心环路中,时钟基因编码蛋白Clock与BMAL1结合形成Clock-BMAL1异二聚体,通过与Per和Cry基因启动子区域的E-boxes结合,发挥转录因子的作用,从而激活这些基因的转录,而生成的Per和Cry蛋白又可以反过来抑制钟基因Clock和BMAL1的转录,形成一个负反馈调节机制,生物节律基因的表达失调会对其下游靶基因(包括细胞周期相关基因)的表达,以及细胞抗凋亡能力等产生重要影响,从而可能导致细胞增殖加速或基因组不稳定,最终导致肿瘤的发生[7]。Per1和Per2可能通过诱导细胞凋亡来抑制乳腺癌的发生,如果Per1和Per2在乳房中的表达降低,则Per的肿瘤抑制作用就会减弱[16]。此外,它们还可通过抑制BMAL1/Npas2介导的c-Myc转录,间接抑制c-Myc的转录使细胞周期中断,导致不正确的细胞分裂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46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