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9年第9期
编号:13346833
亮眼灸在防治近视中的应用效果(3)
http://www.100md.com 2019年3月2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19年第9期
     2.2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

    2.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的比较

    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发生角膜点状着色、角膜新生血管;其中观察组发生1例角膜水肿,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3.33%(1/30);对照组发生1例巨乳头状结膜炎、1例角膜水肿,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67%(2/30)。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近视”见于清代黄庭镜《目睛大成》卷二,历代医家对本病的病因病机多有论述。本病常由青少年学习、工作时不善使用目力,劳瞻竭视,或禀赋不足,先天遗传所致。病机多系心阳衰弱,神光不得发越于远处;或为肝肾两虚,精血不足,以致神光衰微,光华不能远及。

    针刺治疗眼病,在《内经》中早有记录,《灵枢·寒热病》指出:“足太阳有通项入于脑者,正属木,本名曰眼系”;《素问·缪刺论》指出:“邪客于足阳蹻之脉,令人目痛,从内眦始。刺外踝之下半寸所各二痏 ......
上一页1 2 3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75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