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8年第19期
编号:13290485
米非司酮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比较(2)
http://www.100md.com 2018年7月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18年第19期
     1.2治疗方法

    A组进行药物治疗。从月经开始第1天起,每天口服12.5 mg的米非司酮(天津天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4669),1个疗程为3个月。口服治疗后对患者行B超检测,比较患者前后包块体积、数目及子宫体积的改变[9]。B组在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术前常规导尿、备皮,对患者全身麻醉后,取膀胱结石位或平卧位。首先做长度为1 cm左右的横向切口,位置为脐孔正中央,然后穿刺气腹针,对腹腔内充CO2气体,当腹腔内压力达20 mmHg时停止充气,此时形成气腹。放入腹腔镜和穿刺套管,在腹腔镜下在左右髂前上棘内3 cm处做4 cm的操作孔,通过操作孔放入操作机器,当子宫和双附件露出后,对子宫肌瘤位置、大小和数目进行检测。随后在子宫体注入垂体后叶素12 U,在肌瘤最突出的部位用单极电钩将子宫肌层和瘤体组织切开,使其完全剥离肿瘤组织[10-12]。最后用可吸收线对子宫切口缝合,检查无异常,对腹腔进行清洗,排空气腹,结束手术[13]。

    1.3观察指标及评判标准

    对患者随访,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及生活质量。评判标准:治疗后,子宫肌瘤完全消失且3个月内不复发为治愈;子宫肌瘤体积缩小30%以上为显效;缩小20%~30%为有效;缩小20%以下为无效。总有效=治愈+显效+有效。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调查核查表问卷对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认知功能、情感功能、身体健康状况、躯体功能、社会功能、角色功能)进行评价[14]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38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