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8年第15期
编号:13301576
低位恶性梗阻性黄疸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前减黄的临床观察(2)
http://www.100md.com 2018年5月2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18年第15期
     [Key words]Low malignant obstructive jaundice;Pancreatoduodenectomy;Biliary drainage;Efficacy;Complications

    恶性梗阻性黄疸是指肝外胆管受到恶性肿瘤的直接或间接压迫,阻塞胆道,致阻塞上方压力增高,使胆汁不能顺利排入肠腔,胆汁中的胆红素反流入血导致的黄疸[1-3],特点是病情呈进行性、持续性加重,并伴有腹腔积液、消瘦等。根据胆汁受阻及肿瘤的起源部位高低,可分为高位和低位恶性梗阻性黄疸[4-7]。胰头癌、壶腹癌及胆总管下端癌等壶腹周围肿瘤所致的梗阻为低位胆道梗阻,经典的手术方式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8-9],但术前是否减黄一直存在争议。有学者认为恶性梗阻性黄疽患者多伴有肝肾功能损害,免疫力低下,术中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会增加手术的风险,所以主张术前减黄[10],以改善患者肝功能,提高手术的安全性,降低死亡率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而另一部分学者认为术前减黄会增加治疗时间和治疗费用,不仅延长了行根治手术的时间,且并不会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1]。本研究观察了36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前减黄患者术前状态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等相关指标,对减黄的有效性、必要性进行再认证,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7年1~12月78例低位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21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