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8年第12期
编号:13229709
腹腔镜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2)
http://www.100md.com 2018年4月2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18年第12期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小切口手术治疗。患者仰卧位,实施全身麻醉,将麦氏点作为手术切入点,逐层切开后,剪开腹外斜肌的腱膜,注意止血干预,分离腹外斜肌同腹内斜肌,及时止血、缝扎,随后切开腹膜,钩起腹壁肌层,吸出腹腔内渗出液体,推开大网膜和小肠,缝合腹腔,在将回盲部充分暴露后,对其进行粘连分离,直至确定阑尾位置,并显露出系膜,使用止血钳干预,并在距离结扎线5 mm处行阑尾切除,消毒残端,关闭腹腔[3]。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治疗。行全身麻醉,并切开脐上,建立三个孔,并在主操作孔内插入10 mm穿刺针,建立气腹(压力控制在1.05~1.33 mmHg),并置入30°角膜腔镜,并在另外两孔(双下腹)分别置入5 mm的腹腔镜,首先观察腹腔情况,了解各血管、组织走向,在右侧穿刺孔引导下,提起阑尾体部,并对粘连组织分离,完全显露阑尾根部和系膜,并紧贴阑尾进行电凝处理,随后实施结扎,用取物袋将切除后的阑尾,从脐部取出,并清洗腹腔[4]。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疼痛评分、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疼痛评估:依据视觉疼痛模拟量表(VAS)评分对患者的疼痛情况进行评估,总分为10分,7~10分为重度疼痛,4~6分为中度疼痛,1~3分为轻度疼痛,0分为无痛。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分析数据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44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