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8年第4期
编号:13242463
腹腔镜超声在子宫肌壁间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价值(3)
http://www.100md.com 2018年2月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18年第4期
     2.3两组患者术后复发情况的比较

    术后随访12个月,治疗组有1例复发(2.5%),对照组则有4例(10.0%)。两组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1,P<0.05)。

    3讨论

    腹腔镜超声是将超声扫描与腹腔镜设备结合并应用于手术中的超声新技术。20世纪90年代早期,微创手术开始大量应用于临床,腹腔镜手术由于具有创伤少、痛苦小、恢复快、腹部切口美观等优点,日益被外科医师及患者接受。但是由于图像从三维转为电视平面后,术者无法用手对预先发现的病灶做触诊、牵引、压迫、分离等,出现了“触觉反馈消失效应”,造成了在腹腔镜手术中,由于周围无法直视病变的漏诊[10]。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由腹腔镜与超声结合的腹腔镜超声技术应运而生。1958年,日本医生Yamakawa率先提出腹腔镜超声的概念,其使用一个直径5 mm、长度300 mm的A型超声探头通过腹腔镜观察胆结石和胃癌。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B型腹腔镜超声探头原型,将超声发射晶片固定在腹腔镜顶端,其扇形扫描角度可达180°。20世纪90年代,出现了可以贴合体腔脏器的腹腔镜超声,融和了实时B超显像,集结了高频、高分辨率、彩色和能量多普勒成像的小器官超声等超声新技术 ......
上一页1 2 3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50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