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8年第2期
编号:13248003
院前急救中的隐患分析及对策探讨(2)
http://www.100md.com 2018年1月1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18年第2期
     1.4法制观念淡薄,自我保护意识不强

    部分参与院前急救的人员对相关法律法规学习和认识不足,自我保护意识差。由于院前急救行业的特殊性、紧急性,急救人员在处置过程中,只注重如何尽快把患者从死亡线上拉回来,忽视了及时、规范地履行书面告知义务,或者在与患者及家属沟通时,说话不注意分寸,在告知病情时把患者一些不愿意让其他人知道的隐私病情揭露出来而引发纠纷[6]。有的到现场后,对于不愿到医院接受进一步诊疗的患者,医护人员也未耐心解释规劝和风险告知,未签署“拒绝入院”同意书,在医护人员离开后,患者病情一旦发生变化,极易产生纠纷。

    1.5民众医学知识缺乏,救治要求过高

    近年来,我国突发事件不断增多,由于民众急救知识缺乏,不敢不愿伸出援助之手[7],使第一时间救治失去机会。另外,急诊患者在短时间很难实现从健康人到患者的角色转换,期间往往需要一个适应时期,如果等待时间过长或医务人员到达后无所建树,容易引起患者及家属的焦虑与不满,加之患者家属缺乏医疗知识,对医生期望过高,对于出现的不良预后,很难理解和接受,极有可能将怨气转向医护人员。

    1.6物品器械准备不足,影响现场抢救效果

    部分医院对院前急救重视力度不够,投入经费有限,导致急救设备老化、短缺现象严重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87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