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7年第22期
编号:13089612
CT在腮腺多形性腺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2)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0月8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17年第22期
     2结果

    2.1两组检出率的比较

    观察组诊断后的检出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两组特异性和灵敏度的比较

    观察组的特异性、灵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2.3腮腺多形性腺瘤患者的CT表现

    10例腮腺多形性腺瘤患者的腮腺包块均为单侧,7例为单发,3例为多发;左侧8例,右侧为2例;包块最大直径为1.0~3.4 cm;形态呈类圆形者4例,结节形者6例,其边缘较为清晰,其中4例可见浅分叶,其包块密度接近正常腮腺组织,包块周围可见正常腮腺组织;在增强扫描中,6例均呈现均匀强化,2例呈斑片状或者环形,2例可见瘤内囊状无强化区,而术后复发患者有3例,其病灶轮廓密度不均、边界不清,可见大片坏死区。

    3讨论

    据相关研究显示,腮腺多形性腺瘤为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腮腺肿瘤,占临床全部腮腺肿瘤的70.00%左右,年龄在40~50岁为腮腺多形性腺瘤的发病高峰,具有病程缓慢等特点,病程可以十几年或者几年,多在无意中或者体检中发现[3-8]。

    MR诊断虽然对腮腺多形性腺瘤具有一定诊断价值,但是由于多种因素影响,其检出率不高,因此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95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