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7年第11期 > 正文
编号:13058055
追踪方法学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2)
http://www.100md.com 2017年4月15日 《中国当代医药》2017年第11期
     [Keywords]Tracer Methodology;Ischemic cerabrovascular diseases;Interventional therapy;Effect

    缺血性腦血管病会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具有极高的致残率及致死率[1]。血管内介入治疗术以其有效、安全、微创、损伤小以及恢复快等优点,可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患者恢复脑部正常功能,近年来已广泛应用于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2-3]。虽然血管内介入治疗术效果显著,但其存在一定的风险,若护理不及时,可导致患者出现较多的并发症,从而影响患者的术后康复[4]。追踪方法学是一种过程管理的新方法,注重系统流程的改进,强调过程分析,旨在从根源上彻底解决问题[5]。为持续改进护理质量,提高血管内介入治疗效果,我院神经内科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患者的护理中应用追踪方法学,取得了理想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神经内科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行血管内介入治疗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20例,患者入院时均诊断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符合中华医学会制定的缺血性脑血管病相关临床诊断标准[6]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62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