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7年第11期 > 正文
编号:13058116
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应用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诊断中的可行性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7年4月15日 《中国当代医药》2017年第11期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3月~2016年10月我院门诊收治的95例PTMC患者,其中男41例,女54例;年龄19~72岁,平均(43.15±6.71)岁;结节最大直径≤5 mm 78例,最大直径5~10 mm 46例。所有患者均行US-FNAC,且术后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为PTMC。95例患者共124个结节。

    1.2方法

    1.2.1 US-FNAC 患者取仰卧位,采用枕头垫肩,以使颈前区完全暴露。彩超下行甲状腺扫描,初步了解结节数目、大小等情况,并观察周围血管情况,探查可疑结节,确定穿刺部位。常规无菌处理、铺巾,采用一次性7号针头,于超声引导下进针,不断调整针头角度,定位于超声所显示病灶区,多方向进行抽吸3~5次,当针座后孔有组织液后,迅速拔出针头,涂片1~2张,待半干后,采用95%乙醇进行固定,送病检。

    1.2.2细胞学诊断和后续处理 按照美国临床内分泌医师协会的规定将细胞学诊断分为恶性、可疑恶性、良性、不典型滤泡性病变和无效标本(仅存在血液)。细胞学阳性:恶性结节、可疑恶性结节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23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