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7年第9期 > 正文
编号:13063445
退针芯法在MS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肺门区15mm≤直径≤30mm小结节术中的应用(3)
http://www.100md.com 2017年3月25日 中国当代医药2017年第9期
     3.2两种活检方法特点和降低主要并发症措施的比较

    肺门小结节周围有心脏、大血管、支气管,穿刺路径复杂,常需多次调整穿刺针的角度、深度,才能安全进行肺门小结节活检[4],易出现气胸、肺出血、咯血等并发症;单侧肺压缩≥30%时,需胸腔闭式引流;中量以上咯血及肺出血,药物治疗效果欠佳时需介入栓塞治疗[2],因此除做好一般经皮肺穿刺准备外,还增加如下措施:①严格按病例入选与排除标准筛选病例,充分评估手术的安全性,将穿刺风险将到最低,做好并发症处理的准备;②术前应用CTMPR图能够更直观地看到肺门小结节与周围大血管、支气管、心脏间的精细位置关系;③手术医生穿刺技术熟练,训练患者呼吸,必要时选用苯巴比妥镇静处理[7];④穿刺活检设备的合理应用;⑤手术中必要时增强扫描,明确当前活检路径是否安全,能否切割到活性组织,这也增加了穿刺成功率[8-10]。由于肺门小结节病灶小,一次活检标本可能达不到病理检查的要求,特别是要做分子病理检测,往往需要再次穿刺取材才能获得足够组织标本[11],应用18 G×200 mm活检针穿刺活检可以获得足够的病理标本[1]。我科早期肺门小结节穿刺活检采用多次穿刺法,患者再次活检,需重新扫描、重新定位、再穿刺,这与气胸、肺出血等并发症成正相关[12-13]。此后笔者根据同轴穿刺活检原理,结合BARD活检针的结构特点(由针芯、针套组成 ......
上一页1 2 3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15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