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6年第24期 > 正文
编号:12954231
中药复方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研究进展(2)
http://www.100md.com 2016年8月25日 《中国当代医药》2016年第24期
     2.5益肾泻浊方

    陈冬平等[13]研究发现益肾泻浊方、缬沙坦均能抑制TGF-β1诱导的NRK52E Ⅰ型胶原、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mRNA的表达,并能抑制TGF-β1诱导的NRK52E Fn蛋白水平的表达。益肾泻浊方与缬沙坦联用后,对NRK52E Fn表达的抑制作用更为显著,提示益肾泻浊方可能通过抑制促纤维化细胞因子TGF-β1诱导的ECM表达,从而起到抗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

    2.6益肾降浊冲剂

    阮诗玮等[14]发现益肾降浊冲剂可以减少自由基,改善肾功能和肾脏病理,能明显减轻线粒体形态异常,其作用强于单味大黄,推测是由于本冲剂的药理作用是能降低肾脏高代谢、提高线粒体氧化磷酸化效率和有效清除产生的自由基,协同减少自由基对肾脏的损害。许艳芳等[15]研究发现益肾降浊冲剂通过改善CRF脂代谢紊乱、减轻CRF肾小管间质损伤、减轻肾内脂质的蓄积、下调脂氧合酶-1的表达、减少细胞凋亡,从而改善肾小管间质的损伤,是其改善肾功能、延缓CRF进展的重要作用机制之一。针对中药复方治疗CRF的实验研究颇多,大多从CRF的发病机制进行干预,如降低TGF-β1的表达、减少ECM堆积、改善脂质代谢等,从而延缓CRF的进展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82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