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6年第20期 > 正文
编号:12960654
T2乳腺癌保乳术中残腔整形修复的临床效果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6年7月15日 《中国当代医药》2016年第20期
     1.2.2肿瘤切除范围 按设计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以肿瘤为中心,距其边缘约1 cm为切除范围,包括胸大肌浅筋膜一并切除;于切缘的上、下、内、外缘、基底部及表面部位分别作标记,术中送冰冻切片行病检以了解切缘情况。

    1.2.3术中残腔的修复方法 治疗组:对肿瘤切除后的残腔,所有患者均采用皮肤真皮帽技术,广泛游离皮下,再根据残腔大小、残腔位置设计不同修复方式。4例残腔止血后直接标记切缘及基底,20例应用双侧舌状腺体瓣旋转修复,4例采用巨乳缩小——Marchac法修复,2例采用巨乳缩小下中央单蒂法修复,但均未完全封闭残腔。修复后的残腔直径控制在直径<3 cm,放置负压引流管。对照组:按照传统保乳术方法,不进行乳腺缺损修复处理,其他操作方法与治疗组相同。

    1.2.4腋窝淋巴结的处理 术前采用术中美蓝示踪法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取腋窝皱襞弧形切口,取染色淋巴结行快速冰冻病理切片检查,根据病理结果决定是否行腋窝淋巴结清扫。

    1.2.5后续治疗 术后根据乳腺癌NCCN指南进行化疗及全乳放射治疗,并根据患者免疫组化结果给予内分泌治疗及靶向治疗。后续定期门诊随访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47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