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6年第17期 > 正文
编号:12869229
二甲双胍辅助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可行性及安全性(2)
http://www.100md.com 2016年6月15日 《中国当代医药》2016年第17期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3月~2014年9月我院治疗的NAFLD患者180例,随机将其分为3组,各60例:对照1组单纯应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进行治疗,男35例,女25例,平均(41.2±7.2)岁;对照2组单纯应用二甲双胍治疗,男31例,女29例,平均(43.1±5.1)岁;观察组联合应用多烯磷脂酰胆碱与二甲双胍进行治疗,男33例,女27例,平均(42.1±4.6)岁。三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入选标准[5]

    患者:①无病毒性肝炎或其血清标志物;②无药物性肝损伤;③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或)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是正常值的2倍;④三酰甘油(TG)≥1.71 mmol/L或总胆固醇(TC)≥5.98 mmol/L;⑤B超显示脂肪肝特征性改变,肝区附近弥漫性点状高回声,肝内管道结构显示不清,肝脏轻度或中度肿大。

    1.3排除标准

    患者:①有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自身免疫性及遗传性肝病;②有严重糖尿病并伴有急慢性并发症;③有严重缺氧性疾病;④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48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