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6年第16期 > 正文
编号:12869900
双源CT对痛风性关节炎早期诊断的价值(2)
http://www.100md.com 2016年6月5日 《中国当代医药》2016年第16期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227例临床疑似痛风患者,其中男性133例,年龄30~50岁;女性94例,年龄24~48岁。其中108例足踝部疼痛,63例手部疼痛,56例膝关节处疼痛。本研究经过患者及其家属的知情同意以及我院相关部门的批准后实施。

    1.2方法

    对所有患者进行双源CT扫描,将参数设为球管A140 kV及55 mAs,球管B80 kV及243 mAs,准直器为0.6 mm,螺距为0.75 mm,旋转时间为手部1.0 s/r、足部0.5 s/r,扫描厚度为2.0 m,计算值范围125~3000,分析所有患者的CT扫描图像是否有尿酸盐绿色结晶,并观察记录结晶的数目、大小及部位,并以美国风湿病学会(ACR)的分类标准[5-6]作为痛风诊断的“金标准”。

    1.3观察指标

    根据ACR于1977年制定的痛风诊断标准[7-10]进行评估诊断:①抽取的关节液中含有明显尿酸盐结晶;②偏振光显微镜下显示有尿酸盐结晶;③急性关节炎局限于个别关节,发作1次以上,1 d内达到发作高峰;④整个关节呈现暗红色;⑤单侧趾关节炎症急性发作或第一趾关节肿痛;⑥有痛风结石和(或)高尿酸血症;⑦非对称性的关节疼痛和肿胀;⑧炎症发作期间关节液微生物培养呈阴性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10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