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5年第1期
编号:12627264
鼻烟窝内瘘术后并发症的探讨(2)
http://www.100md.com 2015年1月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15年第1期
     医源性狭窄可由术中操作或术后使用、护理不当引起。端侧吻合制作鼻烟窝内瘘时,头静脉断端与桡动脉呈“⊥”型夹角,如果处理不当,易引起血管扭曲或张力过大,管腔狭窄。桡动脉近端-头静脉近端端端吻合时,两血管断端吻合后形成“U”型袢样,若摆放位置不佳,则可能形成锐角,造成瘘管血流量不足。瘘口处静脉属支过多,术中未予结扎,动脉血分流严重,有效血流量减少,亦可引起通道相对性狭窄。另外,血管对位不良、皮肤缝合过紧、感染及术后包扎不当均可引起医源性管腔狭窄,甚至闭塞。

    动静脉内瘘成熟时间4~6周[16],待静脉扩张、搏动明显时方可使用。有报道认为,术后2个月后使用,血栓发生率低,内瘘有较长的开放期[17]。如过早使用,静脉壁薄易损伤出血,致局部血肿纤维化,引起管腔变窄。透析穿刺时区域性反复穿刺也是造成血管内膜损伤,血栓形成的因素之一[18]。穿刺后长时间压迫止血亦可引起血管局部血流减少,流速减慢,易促血栓形成。

    1.1.3 相互关系 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和狭窄性因素是相互关联的,当血栓形成时,该部位血管管腔狭窄,血流量降低;反之,无论哪种狭窄性因素,都易引起血管内高阻状态,内皮细胞受损,诱发血栓形成。需要注意的是,血栓形成一定存在不同程度的狭窄,但狭窄存在时却不一定形成血栓。

    1.2 吻合方式对血流量的影响

    鼻烟窝内瘘有多种吻合方式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98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