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4年第36期 > 正文
编号:12630819
早期教育和干预对婴儿智能发育的影响(1)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2月25日 中国当代医药2014年第36期
     [摘要] 目的 评价早期教育以及干预对婴儿智能发育的影响。 方法 将2012年1~12月本院儿童保健门诊从出生到1岁一直接受早期教育以及干预的1岁儿童40例为研究组,同时选取同期儿童保健门诊定期接受体检的1岁儿童40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儿童的智能发育情况。 结果 研究组的适应性、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人际交往发育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研究组在适应性、大运动、语言、人际交往区边缘水平儿童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精细运动,研究组适应性、大运动、语言、人际交往优秀以及中上水平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相应能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婴儿接受早期教育以及干预对于促进婴儿智能发育效果显著。

    [关键词] 早期教育;干预;婴儿智能发育

    [中图分类号] R17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12(c)-0191-03

    出生到3岁是儿童大脑发育的重要阶段,虽然其成长发育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但不能忽视后天环境对智力发育水平的重要影响作用[1]。在婴儿刚出生到1岁这段时间,大脑的代偿功能活跃,可塑性较强,利用这段时间,给予婴儿早期的教育以及干预,对于提高婴儿的智力水平效果显著。本研究对本院儿童保健门诊就诊的婴儿实施早期的健康教育以及干预,评价其对婴儿的智能发育水平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2年1~12月在本院儿童保健门诊就诊并且自出生到1岁接受早期教育以及干预的婴儿40例为研究组,其中男童25例,女童15例,胎龄38~41周,平均(39.4±0.8)周;出生体重2.6~4.8 kg,平均(3.6±0.3) kg;将同期在本院儿童保健门诊接受单纯保健的1岁儿童40例为对照组,其中男童20例,女童20例,胎龄37~41周,平均(39.2±0.6)周;出生体重2.5~4.9 kg,平均(3.7±0.4) kg。两组婴儿均为本院产科足月分娩的正常新生儿,均为单胎,无先天畸形、窒息、颅内出血等疾病。两组儿童的性别、胎龄、出生体重以及父母文化程度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系统儿童保健管理,每3个月需实施一次营养指导、疾病预防以及体格发育监测评价。

    研究组在对照儿童系统管理基础上,结合采用戴淑凤教授编写的《中国儿童教养工程0~1岁方案》、鲍秀兰教授编写的《新生儿行为和0~3岁教育》[2]给予婴儿实施早期教育以及干预,首先在小儿出生后2 d,门诊医生对新生儿测定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便于家长对新生儿的行为能力有全面的了解,并根据测查结果,指导家长对新生儿实施听力、视力刺激训练。30 d后到早教以及干预门诊,建立一个系统档案,之后由早教医师实施一对一教导,教导儿童做一些精细运动训练,儿童家长也可进行陪同练习,指导家长对儿童的认知能力、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生活自理能力进行培养。同时需考虑到每个孩子的个性,制订有针对性的建议以及计划,便于家长后期实施家庭训练。也可向家长推荐一些适龄儿童适合的画报、书刊以及益智玩具,宣传一些常见疾病的预防方法。并叮嘱参加早期教育以及干预的小儿家长,需每周六参加家长学习,接受关于早期教育重要性认知、儿童潜能开发、儿童智能发育规律的相关知识培训。每个季度和儿童一起参加丰富多样、趣味横生的游戏,有利于培养儿童的创造力、记忆力思维力以及社交能力。

    1.3 评价方法

    使用Gesell发育量表在儿童满1岁时实施发育测试,根据分值划分等级。优秀:>115分;中上:100~115分;正常:85~100分;边缘:75~85分;落后:<75分[3]。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5.5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儿童各能区发育商的比较

    研究组儿童适应性、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以及人际交往5个能区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表1)。

    2.2 两组儿童发育商的分级比较

    研究组语言能区仅有1例语言能区落后儿童,其余4个能区均无落后存在;对照组大运动、语言、人际交往能区均有落后,且语言能区落后儿童人数为4例;研究组在适应性、大运动、语言、人际交往区边缘水平儿童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精细运动,研究组适应性、大运动、语言、人际交往优秀以及中上水平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相应能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3 讨论

    儿童的智能发育情况不仅受到先天的遗传因素、宫内等环境的影响,后天环境的优劣,尤其是大脑发育最重要的0~3岁,所受到的刺激会影响大脑的发育。研究表明,人类大脑是在环境的影响下不断完善的,也就是在不断刺激学习下,大脑会日渐成熟[4]。出生时,大脑成百亿的细胞必须经由环境反复刺激,才能转化为有组织、功能不断完善的细胞网络[5]。婴儿期为脑发育关键时期,这个时期根据婴儿年龄的特点,创造条件为其提供丰富的语言环境、适应能力、创造机会,充分发掘大脑潜力,对于刺激小儿神经心理完善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6-7]。本院自从开展早期教育至今,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早教经验以及方法。为了客观评价早教实施效果,本研究中,所选取的对象均为医院门诊就诊的正常足月分娩的新生儿,两组新生儿的一般临床资料等比较均衡,可进行本次研究。本次研究表明,早期教育以及干预组儿童的发育商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语言能区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早教组儿童的边缘水平以及发育落后水平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发育中上以及优秀水平方面,早教组的语言、人际交往、适应性以及大运动所占的比例均高于对照组,表明儿童接受早期健康教育以及干预,有利于儿童的智能水平全面发育。早期教育以及干预中,给予儿童丰富的视听刺激、训练手与四肢的协调、进行运动训练,同时让儿童与家长共同练习,有利于家长掌握与儿童交流玩耍的技巧;根据儿童自身的具体特点,制订适合的干预训练方法[8-9]。研究表明,通过对儿童实施早期教育以及干预,有利于提高儿童智能发育水平[10]。 (汪时华)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