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4年第15期
编号:13127122
超声乳化治疗慢性闭角性青光眼的效果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5月25日 杨志浩 龙爱华 胡军华 彭小凡
第1页

    参见附件。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行常规视力、眼压等眼部检查和全身检查,且均静脉注射20%甘露醇、匹罗卡品滴眼等药物控制使眼压下降至正常水平,术前15 min开始用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散瞳,常规行球后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患者给予眼小梁切除术,具体操作:颞下方切口行角膜穿刺,缝上直肌牵引线,行3 mm左右平均的四边形切口做以角膜缘为基底的巩膜瓣,用镊子夹住巩膜瓣边缘,尽量翻转,向瞳孔侧轻轻牵拉,切除角巩膜深层组织,用虹膜恢复器轻轻地从角巩膜切除处向瞳孔方向按摩角膜,恢复虹膜。观察组患者给予超声乳化,具体操作:开睑器开睑,固定上直肌,剪开上方球结膜,选择颞侧以穹隆部为基底作结膜瓣,在角膜缘后2 mm做5.5 mm反眉状弧形切口,烧灼巩膜止血,局部作虹膜根部切除,采用超声乳化仪在囊袋内进行原位碎核,分块吸除,周边部分虹膜残留用灌注系统自动吸出,恢复虹膜。两组术后全身应用给予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及甘露醇等以降低眼压。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所有患者均给予视力、眼压、裂隙灯、前房深度、房角镜动态、眼B超等检查,根据眼压、视力等变化情况进行疗效评价。显效:眼压控制良好,视力较治疗前升高或者未减退;有效:眼压在加用药物后可控制,视力稍有减退;无效:眼压即使在加用药物后也不能控制。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治疗效果、眼压、视力、前房深度及前房角变化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的比较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34%,高于对照组的48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