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4年第10期 > 正文
编号:12708374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孕妇焦虑情绪和认知功能的影响(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4月5日 叶裕芬
第1页

    参见附件。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基本病理生理变化是全身小血管痉挛,内皮损伤及局部缺血,脑血管痉挛,通透性增加,脑水肿、充血、局部缺血、血栓形成及出血等。CT检查脑皮质呈现低密度区,并有相应的局部缺血和点状出血,提示存在脑梗死[1]。部分患者可能还存在CT及常规MRI扫描难以发现的微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s,CMBs)病灶,CMBs是作为有出血倾向的小血管病变的主要标志,与症状性脑出血、缺血性脑卒中、脑白质病变等密切相关[4]。

    焦虑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是指在缺乏相应的客观因素下,出现内心极度不安的期待状态,伴有大祸临头的恐惧感,表现为惶惶不安、坐立不安、精神紧张[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孕妇焦虑情绪明显增加的原因:①部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对该疾病缺乏正确的认识,担心自己的身体状况是否影响胎儿生长发育,是否能足月顺产,心理负担很重,从而出现焦虑症状;②很多研究发现,前额皮质-杏仁核-丘脑的功能与结构异常可能是焦虑障碍的病理机制之一[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脑血管痉挛,通透性增加,脑水肿可能影响该系统的功能;③焦虑患者存在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昼夜节律性消失,以迷走神经张力下降、交感神经张力相对亢进为主要表现[6],患者因此出现诸多不适,进而加重焦虑情绪,形成恶性循环;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引起焦虑状态后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