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4年第4期 > 正文
编号:12466351
阿片类与苯丙胺类毒品依赖者心理行为特征的多层次比较(1)
http://www.100md.com 2014年2月5日 刘培培等
第1页

    参见附件(3189KB,3页)。

     [摘要] 目的 通过问卷调查比较阿片类及苯丙胺类毒品依赖者的心理行为特点,为苯丙胺类毒品滥用者的心理康复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90项症状清单、艾森克人格问卷对616例强制戒毒人员进行调查。 结果 两组在年龄、性别及婚姻状况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药物滥用史方面,两组的差异表现在戒毒次数及自感健康状况;SCL-90测试结果显示,阿片类毒品滥用者躯体化因子及阳性项目数均高于苯丙胺类毒品滥用者;EPQ结果显示,两者仅在内外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与阿片类毒品依赖者相比苯丙胺类毒品依赖者呈现年轻、未婚、个性外倾及心理健康水平较好的特点,提示心理康复训练应区别对待两类吸毒人群。

    [关键词] 阿片类毒品依赖者;苯丙胺类毒品依赖者;心理健康;人格特征

    [中图分类号] R39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2(a)-0152-03

    阿片类毒品曾是对人类社会危害历史最长的一类精神活性物质,但是从21世纪起苯丙胺类毒品在中国大地蔓延开来。阿片类毒品的打击防范思想已经深入人心,对苯丙胺类毒品的定性及认识却相形见绌。邹海欧等[1]对138例甲基苯丙胺滥用者进行调查,发现他们对苯丙胺类毒品存在认知偏差:80.4%的调查对象认为苯丙胺类毒品成瘾性较小,84.8%的调查对象认为吸食苯丙胺类毒品是身份或个性的象征。动物实验却发现即使一次单剂量使用苯丙胺类毒品就可以产生“急性强化效应”,表明其成瘾的潜力很大[2]。基于此,本研究对苯丙胺类与阿片类毒品依赖者从心理行为特征进行多层次比较分析,旨在对苯丙胺类毒品有进一步的认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7月对正在接受强制戒毒的安徽省某强制隔离康复中心毒品依赖者发放调查问卷650份 ......
------
    刘培培 刘新民 李秀 张瑾 穆露露 皖南医学院心理学教研室;

    【摘要】目的通过问卷调查比较阿片类及苯丙胺类毒品依赖者的心理行为特点,为苯丙胺类毒品滥用者的心理康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90项症状清单、艾森克人格问卷对616例强制戒毒人员进行调查。结果两组在年龄、性别及婚姻状况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药物滥用史方面,两组的差异表现在戒毒次数及自感健康状况;SCL-90测试结果显示,阿片类毒品滥用者躯体化因子及阳性项目数均高于苯丙胺类毒品滥用者;EPQ结果显示,两者仅在内外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阿片类毒品依赖者相比苯丙胺类毒品依赖者呈现年轻、未婚、个性外倾及心理健康水平较好的特点,提示心理康复训练应区别对待两类吸毒人群。

    【关键词】 阿片类毒品依赖者 苯丙胺类毒品依赖者 心理健康 人格特征

    【基金】安徽省芜湖市科技计划项目(2011卫生1-2)

    【分类号】R749.64

    阿片类毒品曾是对人类社会危害历史最长的一类精神活性物质,但是从21世纪起苯丙胺类毒品在中国大地蔓延开来。阿片类毒品的打击防范思想已经深入人心,对苯丙胺类毒品的定性及认识却相形见绌。邹海欧等[1]对138例甲基苯丙胺滥用者进行调查,发现他们对苯丙胺类毒品存在认知偏差: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3189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