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3年第24期
编号:12684215
吉水县2010~2012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结果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3年8月2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13年第24期
     2.3.3 AEFI病例的性别和年龄分布 56例AEFI病例中,男性32例,女性24例,男女比例为1.33∶1.00。其中,0~1岁18例,占32.14%;2~3岁17例,占30.36%;4~5岁6例,占10.71%;6~7岁15例,占26.79%。

    2.3.4 AEFI病例发病时间间隔的分布 大部分AEFI病例在接种后24 h内发生,接种疫苗至发病时间间隔按0~1、2~3、4~7、8~14、15 d 以上划分,分别占83.93%(47/56)、8.93%(5/56)、3.57%(2/56)、1.79%(1/56)和1.79%(1/56)。

    3 讨论

    AEFI是指预防接种过程中或预防接种后发生的可能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或功能损害,且怀疑与预防接种有关的反应[2]。按发生原因AEFI分为以下几种。①不良反应:合格的疫苗在实施规范接种后,发生的与预防接种目的无关或意外的有害反应,包括一般反应和异常反应。一般反应为在预防接种后发生的,由疫苗本身所固有的特性引起的,对机体只会造成一过性生理功能障碍的反应,异常反应为合格的疫苗在实施规范接种过程中或者实施规范接种后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相关各方均无过错的药品不良反应。②疫苗质量事故。③接种事故。④偶合症。⑤心因性反应[2]。

    近年来,随着免疫覆盖率的提高,疫苗种类的增加,AEFI出现的概率也在不断增加,给预防接种工作带来了不利影响[3]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60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