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3年第14期
编号:13163937
不同疗程吸入布地奈德对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影响(2)
http://www.100md.com 2013年5月15日 钟雪莺 左万里 黄炎明等
第1页

    参见附件。

     2.1 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的变化

    A、B组治疗前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比值(EOS%)较N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A组治疗后EOS%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但仍较N组高(P < 0.05);B组治疗后EOS%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B组治疗后EOS%较A组治疗后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与N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2.2 支气管激发试验前后肺功能的变化

    A、B、N三组激发前FVC%pred(%)、FEV1%pred(%)、V50%pred(%)等肺功能相应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A、B组行支气管激发试验后FVC%pred(%)、FEV1%pred(%)、V50%pred(%)较激发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与N组激发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A、B组激发后FVC%pred(%)、FEV1%pred(%)、V50%pred(%)等相应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2.3 A、B组治疗前后肺功能的变化

    A、B组治疗后肺功能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3。

    2.4 AHR的变化

    A组治疗后PD20FEV1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B组治疗后PD20FEV1较治疗前、A组治疗后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4。

    3 讨论

    目前认为CVA是一种非典型哮喘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