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3年第1期 > 正文
编号:12362037
奎硫平治疗双相情感障碍临床效果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月5日 蔡端芳 文丽萍 熊生杰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观察分析奎硫平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临床效果,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本院2009年7月~2011年7月双相情感障碍的患者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观察组采取奎硫平治疗,对照组采取奎硫平联合碳酸锂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 观察组显效15例,有效10例,无效4例,不良反应1例,总有效率为86.2%;对照组显效15例,有效11例,无效3例,不良反应6例,总有效率为89.7%,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在治疗后的2、4、6周末的BRM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奎硫平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临床效果与奎硫平联合碳酸锂治疗效果类似,皆能有效地控制患者的临床症状,但奎硫平的药物不良反应更少,更为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合理推广。

    [关键词] 奎硫平;碳酸锂;双相情感障碍;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 R9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1(a)-0083-02

    双相情感障碍急性躁狂发作属于精神科中较为常见的疾病,破坏性较大,传统上临床一般采取富马酸奎硫平联合碳酸锂治疗,但在治疗期间需要进行血锂浓度的不良反应监测,患者的耐受性普遍偏低。本文通过观察分析奎硫平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临床效果,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09年7月~2011年7月双相情感障碍的患者58例,男30例,女28例,年龄在22~60岁,平均(48.6±2.1)岁,病程6个月~13年,平均(51±29)个月,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和诊断的标准中第3版关于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的诊断标准,皆排除有奎硫平和碳酸锂的药物禁忌证,合并有严重的躯体症状和无法耐受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观察组采取奎硫平治疗,对照组采取奎硫平联合碳酸锂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两组患者从年龄、性别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观察组 采取奎硫平治疗,给予口服奎硫平治疗,起始使用剂量为100 mg/d,治疗前4 d每天给予增加使用剂量100 mg/d,在第5~7天达到600 mg/d,在第8~28天依据患者的临床症状,逐渐将剂量增加到800 mg/d,在患者的治疗期间可依据具体的病情使用苯海索、普萘洛尔、苯二氮类等药物辅助治疗[1]。

    1.2.2 对照组 采取奎硫平联合碳酸锂治疗,给予口服奎硫平治疗,起始使用剂量为100 mg/d,治疗前4 d每天给予增加使用剂量100 mg/d,在第5~7天仍使用400 mg/d,在第8~28天依据患者的临床症状,逐渐将剂量增加到800 mg/d,然后加用碳酸锂治疗,起始使用剂量为500 mg/d,治疗前4 d每天给予增加使用剂量100 mg/d,直至调整到1 000 mg/d为止,在第5~28天依据碳酸锂血中的药物浓度,逐渐将剂量调整到1 000~2 000 mg/d,在患者的治疗期间可依据具体的病情使用苯海索、普萘洛尔、苯二氮类等药物辅助治疗。

    1.3 疗效评价标准

    在患者治疗前、后的第2、4、6周末分别采用Beck-Rafaelsen躁狂量表(BRMS)进行疗效评价如下,显效:BRMS评分在5分或以内;有效:BRMS评分的减分率≤50%;无效:BRMS评分的减分率<25%或无变化。再使用副反应量表(TESS)针对不良反应进行评价[2]。

    1.4 统计学方法

    本组BRMS评分的数据经SPSS 13.0软件处理,以x±s为计量单位,期间采取t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本组不良反应的数据经卡方软件V1.61版本处理,期间采取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显效15例,有效10例,无效4例,不良反应1例,总有效率为86.2%;对照组显效15例,有效11例,无效3例,不良反应6例,总有效率为89.7%;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8,P > 0.05);两组在治疗后的2、4、6周末的BRM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3 讨论

    本文中统计发现,奎硫平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总有效率为86.2%,在治疗后的2、4、6周末的BRM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下降,此疗效与与奎硫平联合碳酸锂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可见单纯应用奎硫平也能有效地控制双相情感障碍急性躁狂发作效果,其中的奎硫平属于一种非典型的抗精神病药物,能够对多种的神经递质受体起良好的相互作用,奎硫平在脑中会对5-羟色胺受体具有高度的亲和力,同时比多巴胺D1、D2的亲和力要大[3-4],也对于肾上腺素能A1受体与组织胺受体具有相同的亲和力,但会使A1受体的亲和力显著降低,从而有效地使患者的躁狂症状得以控制,并不会升高EPS和催乳素水平[5-8]。另外,本文中统计发现,单纯使用不良反应奎硫平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仅有3.4%,明显比较联合用药要大幅下降,可见单纯用药既能达到理想疗效,也同时减少不良反应,相对安全性提高。

    综上所述,奎硫平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临床效果与奎硫平联合碳酸锂治疗效果类似,皆能有效地控制患者的临床症状,但奎硫平的药物不良反应更少,更为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合理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晓霞,张雅红,郭力,等. 奎硫平治疗双相情感障碍临床分析[J].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0,20(6):377-379.

    [2] 张明园. 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 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17-120.

    [3] 杨健,宋义波,邓荣,等. 奎硫平与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双相障碍躁狂发作对照研究[J]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867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