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2年第17期
编号:12312335
胃肠道间质瘤的多层螺旋CT表现
http://www.100md.com 2012年6月1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12年第17期
     [摘要] 目的 总结胃肠道间质瘤的多层螺旋CT(MSCT)影像学表现,提高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水平。 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6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MSCT资料。 结果 16例患者中,病灶位于空肠10例,位于回肠4例,位于空回肠交界处2例;单发10例,多发6例。6例GIST肿瘤呈类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密度均匀4例,瘤内片状低密度及点状钙化各1例;4例GIST肿瘤呈分叶状或不规则形,边界欠清,密度均匀2例,不均匀2例;6例GIST肿瘤呈分叶状、不规则形,分界不清,单发4例,多发2例,瘤内多发不规则低密度3例,局限性低密度区2例,瘤内点状钙化1例。肿瘤动脉期瘤体均明显强化,静脉期持续强化。 结论 MSCT可清晰显示肿瘤的大小、形态、密度、边缘及强化情况,对于胃肠道间质瘤的定位和提示诊断都具有非常高的价值。

    [关键词] 胃肠间质瘤;多层螺旋CT;体层摄影术;X线

    自从Mazur MT等[1]1983年首次提出胃肠道间质瘤后,中外学者对其展开了研究[2-4]。胃肠道间质瘤通常CD117免疫表型阳性,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它涵盖了大部分过去被诊断为平滑肌源性或神经源性的胃肠道间叶肿瘤[5]。可发生于消化道自食管至直肠的任何部位,此外还可发生于网膜、肠系膜和后腹膜,最常见于胃(50%~70%)和小肠(25%~35%)[5]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15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