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2年第16期
编号:12312565
PICC在血液病患者化疗中的护理干预
http://www.100md.com 2012年6月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12年第16期
     [摘要] 目的 探讨PICC在血液病患者化疗中的护理效果。 方法 选取本院2009年4月~2011年7月收治的行PICC置管的血液病化疗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两组,采用常规护理的38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护理干预的38例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临床效果。 结果 观察组PICC置管成功率和患者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平均置管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血液病患者在PICC置管化疗时的成功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PICC;血液病;化疗;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6(a)-0133-02

    血液病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化疗是治疗血液病较为常用的方法之一[1-3]。由于治疗过程较长,需要对患者进行反复静脉穿刺,进而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各种药物的使用还会对患者的血管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引起局部组织坏死等病症的发生[4]。近年来,PICC置管广泛应用于临床,减少了患者静脉穿刺的次数并延长了治疗时间[5-6]。为了探讨PICC在血液病患者化疗中的护理效果,本院选取76例行PICC置管的血液病化疗患者,采用不同的护理干预方法进行对比研究,现报道如下:
, 百拇医药
    1 资料与方法

    本院2009年4月~2011年7月收治的行PICC置管的血液病化疗患者76例,其中,男性47例,女性29例,年龄为17~48岁,平均(31.6±8.2)岁。病因分析:急性白血病患者49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27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38例采用常规护理的患者为对照组,38例采用护理干预的患者为观察组。两组患者间一般情况(年龄、性别、病因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常规药物的使用指导和日常护理,严密监控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并记录,保持病房通风良好及周围环境干净,指导患者饮食。出院时为患者进行必要的生活指导。

    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还包括:(1)PICC置管前护理。医护人员给患者及家属讲解PICC置管的方法及重要性,多给予患者鼓励和支持,增强其治疗的信心,尽量消除其不良的心理因素,使其可以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让患者签署治疗同意书,并对患者的血管及周围的皮肤进行评估,了解其血小板情况和凝血功能,准备好穿刺时需要的各种用品等。(2)PICC置管中护理。仔细检查患者的插管长度后,让患者取平卧位,使其上肢外展尽量与身体保持直角,使用皮尺进行测量穿刺点至右胸锁关节长度,额外加3 cm即可,于肘窝上端10 cm处进行臂围的测定,对穿刺位点进行消毒,由专业人员进行穿刺操作。PICC置管中要做好患者的保暖,保持无菌操作,当置管至患者肩部时,使其头部偏向穿刺侧并使下颌紧靠肩,以防误入颈内静脉。遇到困难时,可轻调穿刺针,边推进0.9%氯化钠注射液边送管,切不可强行置管。(3)PICC置管后护理。外留置管7 cm,于穿刺口下1 cm处进行固定套安装,使用肝素帽将输液接头密闭,使用乙醇进行消毒并用纱布覆盖加压穿刺点,固定无菌贴膜,记录详细的操作信息。置管24 h内严密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观察有无并发症发生。
, 百拇医药
    1.3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资料均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临床效果比较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临床效果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PICC置管成功率和患者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平均置管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并发症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并发症情况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 百拇医药
    3 讨论

    PICC置管是指经患者的外周静脉插管至其上腔静脉的方法,可以将患者的治疗药物直接输入至其中心静脉内,由于患者中心静脉的血流量较大且流速较快,可有效减少长期输液和治疗药物对患者血管造成的损伤[7]。血液病患者需要进行长期的化疗,常用的静脉穿刺要反复进行,增加了并发症发生的风险,还对患者造成了过度伤害,适合使用PICC置管。在直视状态下对患者进行PICC置管,操作简便且置管成功率较高,保留时间较长,也容易固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的影响较小。

    在PICC置管期间进行护理干预,可以及时发现导管回血和进气等现象,有效降低了患者的潜在危险。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可以增强患者治疗的信心,给予患者足够的安抚和支持,可以明显减轻疾病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护理干预还可以有效保护患者的血管,减少了多次穿刺带来的伤害;对其进行严密监控,降低了感染和静脉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在PICC置管期间要给予患者及时换药,并保持导管的良好通畅性,避免导管堵塞的发生,采用规范的操作技术还可以避免脱管的发生。对患者进行宣传教育,并指导其治疗期间的生活,可以大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http://www.100md.com
    本次研究表明,观察组PICC置管成功率和患者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使患者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增加了一次穿刺的成功率,避免了二次穿刺,进而增加了患者的满意度,效果较好。观察组平均置管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增加患者治疗的耐受性和依从性,主观上乐于配合治疗,进而延长了置管时间。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效的护理干预减少了导管堵塞、静脉炎、脱管、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机会。

    综上所述,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血液病患者在PICC置管化疗时的成功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陈顺珍. 56例恶性血液病病人行PICC置管化疗的护理体会[J]. 全科护理,2010,8(7):1933-1934.

    [2] 蔡丽华,彭群英. PICC置管在恶性血液病化疗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J]. 现代医院,2008,8(2):81-82.
, 百拇医药
    [3] 冯燕英,樊艳华,林凤英. 针对性护理对血液病化疗患者应用PICC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的影响[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12):33-35.

    [4] 赵素芳. PICC在血液病病人治疗中的应用[J].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04,14(4):624-626.

    [5] 李婧. 恶性血液病化疗置PICC导管的护理体会[J]. 当代医学,2009,15(30):121-122.

    [6] 程文燕. PICC置管在恶性血液病化疗中的应用与护理[J]. 吉林医学,2009,30(10):917.

    [7] 左名秀. 肿瘤患者PICC操作中常见问题及护理[J]. 齐鲁护理杂志,2011,17(10):86.

    (收稿日期:2012-04-19 本文编辑:赵丽萍), http://www.100md.com(杨晓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