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2年第5期 > 正文
编号:12191132
宣痹止嗽散治疗风寒挟湿型急慢性咳嗽72例(2)
http://www.100md.com 2012年2月15日 李艾君 娄永亮
第1页

    参见附件。

     4 讨论

    咳嗽是人体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或异物的保护性呼吸反射动作。虽然其促进分泌物的排除等有利的一面,但剧烈长期咳嗽可导致呼吸道出血,对健康产生危害。应正确区分各种不同的咳嗽,分析病因,防止误诊,避免滥用抗生素。治疗咳嗽应根据咳嗽类型,西药、中药皆可,但中医治疗咳嗽有疗效肯定,副作用小,物美价廉等优点[2]。

    中医学认为,咳嗽是因外感六淫,脏腑内伤,影响于肺所致有声有痰之证。《黄帝内经》虽云:“五脏六腑皆可致咳,非独肺也”。此经典之意就是说就病位而言,并非仅肺系疾病可以致咳,但反观也说明了肺系咳嗽最多的事实;咳嗽病因较多,诸如风寒型、风热型、暑湿型、风燥型、痰热型、阴虚型等等,且临床上常常病因相互兼挟,杂证多见。《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3]云:“咳谓无痰而有声,肺气伤而不清也;嗽是无声而有痰,脾湿动而为痰也。咳嗽谓有痰而有声,盖因伤于肺气动于脾湿,咳而为嗽也”。手太阴肺系与足太阴脾经同属太阴经属,就人体的生理功能来说,太阴概括了脾的运化水谷精微和肺气输布津液的整个生理功能活动。而输脾归肺这一经典的生理过程,是人体水谷精微和津液运行的一个很重要的中心环节[4]。故而风寒之邪侵犯肺窍,容易引动内湿而致病,即太阴风寒挟湿证,多见咳嗽咽痒、咽阻、喜清嗓、少量白黏痰,伴见咽痛、咳痰、胸闷、胸痛、饮食欠佳、纳少等症状。《医学心悟》[5]云:“咳嗽者,肺寒也。经云:形寒伤冷,则伤肺是也。肺主皮毛,寒邪侵于皮毛,连及于肺,故主皮毛,寒邪侵于皮毛,连及于肺,故令人咳,宜用止嗽散,加荆芥、防风、紫苏叶主之。”借助《温病条辨》中治疗太阴湿温气分郁痹之上焦宣痹汤,组合而成宣痹止嗽散加减,针对此证疏风散寒,兼以化湿,化热咽痛者可合银翘马勃散,生痰者可合温胆汤,风寒较重者可合三拗汤,临床上所见此类咳嗽,只要治疗辨证准确,多收良效[6-7]。

    [参考文献]

    [1] 雷自强,杨羽,文建彬. 150例成人慢性咳嗽病因构成分析[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0,20(14):2239-2240.

    [2] 张洪生. 咳嗽的中医治疗临床体会[J]. 中外医学研究,2010,8(5):48-49.

    [3] 刘完素.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M]. 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148.

    [4] 顾武军.《伤寒论》太阴病篇评述[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5(3):129-132.

    [5] 程国彭.医学心悟[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90.

    [6] 易向明,罗晓萍,高志扬. 宣痹止嗽汤治疗喉源性咳嗽82例[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04,20(4):23.

    [7] 陈广慧,智日进. 加味泻白散治疗肺卫郁热证咳嗽32例[J]. 中外医学研究,2010,8(12):93.

    (收稿日期:2011-11-21)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854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