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2年第5期 > 正文
编号:12191167
缬沙坦对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大鼠炎性因子的影响(2)
http://www.100md.com 2012年2月15日 任小波
第1页

    参见附件。

     有研究报道[7],高脂肪饮食即可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炎症因子的释放。本研究证明,高胆固醇饮食可明显增加相关炎症因子的释放,高脂模型组的IL-6和IL-8的水平都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差异。

    缬沙坦为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主要活性物质,其受体分为AT1和AT2两型,通过阻断AT1发挥降压作用。有研究[8]发现其还具有抗AS作用,特别是心脏、血管局部AngⅡ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和发展的多个环节中起作用。本实验证实缬沙坦可能减少炎性因子释放TNF-α、IL-6、IL-8而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综上所述,缬沙坦能够有效地降压的同时,能减少部分炎性因子释放的作用,发挥其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昕琳,顾仁樾,章怡祎. 丹参多酚酸B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J].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25(1):63-66.

    [2] 李娜,张林. 小陷胸汤加味方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炎性因子的影响[J]. 中医杂志,2011,52(2):147-150.

    [3] 孙宝红. 缬沙坦对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后期的实验研究[J]. 社区医学杂志,2011,9(8):5-7.

    [4] Staub D,Schinkel AF,Coll B,et al.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 imaging of the vasa vasorum: from early atherosclerosis to the identification of unstable plaques[J]. JACC Cardiovasc Imaging,2010,3(7):761-771.

    [5] Takahashi M. Inflammatory cytokines in the pathogenesis of atherosclerosis[J]. Nippon Rinsho,2011,69(1):30-33.

    [6] 范照冬. 缬沙坦对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核因子-κB和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的影响[J]. 中医学报,2009,24(5):31-32.

    [7] 马毅. 缬沙坦对高脂血症兔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J]. 药物研究,2008,17(15):14-15.

    [8] 芮瑜琳,李永红,刘平,等. 缬沙坦对大鼠主动脉内皮球囊损伤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与血管紧张素酶Ⅱ表达的影响[J].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0,18(2):109-113.

    (收稿日期:2011-12-07)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705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