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1年第22期 > 正文
编号:12119135
广州市白云区2006~2010年5岁以下儿童死因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1年8月5日 查达永,古冬玲,方国庆,张鑫
第1页

    参见附件(1839KB,2页)。

     [摘要] 目的:分析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为降低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提供干预措施。方法:对2006~2010年广州市白云区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广州市白云区婴儿以及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未呈现明显逐年下降趋势;5岁以下儿童死因主要是先天性心脏病、伤害、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出生窒息和肺炎。结论:加强围生期保健、减少出生缺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采取干预措施预防伤害的发生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关键。

    [关键词] 死亡原因;死亡率;儿童

    [中图分类号] R195 [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 1674-4721(2011)08(a)-154-02

    The death cause analysis for children under 5 years old of Baiyun District in Guangzhou City

    ZHA Dayong, GU Dongling, FANG Guoqing, ZHANG Xin

    Maternity and Child Health Care Hospital of Baiyun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Guangzhou 5104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main causes of death in children under 5 years old and study the measures of decreasing the children mortality. Methods: The death monitoring data of children under 5 years old in 2006-2010 was analyzed. Results: The mortality of infants and children under 5 years old had not been declined by degree; the principal causes of death of children under 5 years old were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injure, premature infants and low-birth-weight infants, death by apnea and pneumonia. Conclusion: The key of further work of decreasing the mortality of children under 5 years old is to lay stressing on the care of perinatal period, decrease the number of newborns with birth defects and prevent the injury of children.

    [Key words] Cause of death; Mortality; Children

    为了解近年来广州市白云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及死亡水平,并为相关政府部门拟定卫生分配卫生资源及区域卫生规划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笔者对广州市白云区2006~2010年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监测资料进行了系统的统计分析,其具体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其监测对象为2006年10月1日~2010年9月30日5岁以下儿童及5个统计年度的活产儿。所有儿童病伤及死亡原因资料均由该区各医疗机构所提供的居民死亡医学证明及三级妇幼保健网所提供的0~5岁儿童、围生儿死亡报告卡、广州市妇幼保健报表及5岁以下儿童的生命死亡监测表。

    1.2 方法

    依据《全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方案》要求对资料进行收集、整理。以ICD-10对儿童伤病及死亡分类卡片进行统一的编码汇总分类。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水平

    在2006~2010年,对广州市白云区217例5岁以下儿童死亡及35 192例活产儿进行监测,其中,男童死亡115例,女童死亡102例,年平均死亡率为6.17‰,此外新生儿死亡2.81‰、婴儿死亡4.40‰,婴儿死亡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71.42%,而新生儿死亡占婴儿死亡总数的63.87%。

    2.2 各年龄组死亡率变化趋势

    5年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及新生儿死亡率在5.81‰~6.91‰、3.76‰~5.07‰和2.35‰~3.51‰之间波动,用趋势χ2检验对上述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P值均大于0.05,未显示出下降或上升的趋势,见表 1所示。

    2.3 5岁以下儿童死因顺位及构成

    2006~2010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顺序为:先天性心脏病、伤害、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出生窒息和肺炎,占死亡构成的61.29%(133/217)。婴儿死亡以先天性心脏病居首位,占20.65%,其次为早产儿,占16.77%。新生儿死亡以早产儿居首位,占25.25%。1~4岁儿童主要死因为意外死亡,占37.10%,见表 2。

    3 讨论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是对地区卫生状况及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衡量、评价指标,尤其可以反映出当地妇幼卫生状况。通过对2006~2010年广州白云区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监测资料进行分析得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呈现波动态势,其平均年死亡率是6.17‰,虽其总体水平较低,但却无明显下降的趋势,这一方面说明近年来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该区的医疗卫生水平也变得相对较高。但另一方面也提示目前妇幼保健工作正在攻坚阶段,处于“瓶颈”期,要使我区的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进一步下降,就要针对我区儿童死亡死因顺位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政策与措施。首先,制定和实施预防先天性心脏病出生缺陷群体干预政策。2006~2010年 5岁以下儿童及婴儿死亡构成中,先天性心脏病均排首位。根据 WHO提出的预防出生缺陷的三级预防概念[1]及国内学者对先心病流调干预研究报告[2],提示应从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开始,加强以先天性心脏病为重点的出生缺陷防控工作,包括制定政策、流程与操作规范;划拨相应款项;启动配套的健康促进与教育计划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839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