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1年第16期
编号:12089868
开展院内药物警戒实践与探索(2)
http://www.100md.com 2011年6月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11年第16期
     2.2 本院药品警戒的成效

    药品的安全事件明显减少,药品的安全事件逐年减少,由2008年以前每年发生的20多宗减少到2010年的5宗,发现的药品安全稳患也越来越少。实施药物分类警戒和科学管理,发布《院内药物警戒快讯》以及“提示性警戒”。药品安全事件得到了及时、正确的处理,药师、医生、护士的意识和处理能力都得到提升。

    3 讨论

    3.1 资料的收集、整理和报告

    3.1.1 医院药品安全事件的收集,来源于对药品流通使用全过程、全方位的监控,药师参与诊疗过程及加强和临床沟通,发放联系卡跟踪随访患者,通过这些才能取得临床一线用药资料,及时、准确地掌握药品使用动态;以本院现有使用的药品为基础,从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深圳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信息简报》以及其他药物警戒信息中收集资料。

    3.1.2 实施药物分类警戒和科学管理。结合现使用的药物品种,发布了《妊娠期、哺乳期患者用药指引》、《小儿、新生儿患者用药指引》、《特殊病理、生理患者用药指引》,将禁用、慎用药品列表和使用剂量折算制成参考表以及发布新药使用说明书集、特殊贮藏条件药品汇总等,在药品管理系统中药品基本信息设置 “提示性警戒”,不定期发布《院内药物警戒快讯》,在2008~2010年发出院内药物警戒快讯10次。分类药物警戒有利于医务人员查阅、记忆和选择药品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27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