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1年第11期 > 正文
编号:12076892
紫杉醇顺铂联合放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11年4月15日 柳文戈
第1页

    参见附件(2273KB,2页)。

     [摘要] 目的:观察紫杉醇+顺铂联合放射治疗对中晚期食管癌的近期治疗优势及不良反应。方法:101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分为两组,A组69例给予紫杉醇+顺铂+放射治疗,紫杉醇135 mg/m2,静脉点滴,第1天;顺铂20 mg/m2,静脉点滴,第2天至第5天,21 d 1个周期,共4个周期,化疗同期用直线加速器(6mv-X)行3-DCRT6000-6600cGy/30-36f放射治疗。B组32例给予紫杉醇+顺铂治疗:紫杉醇150 mg/m2,静脉点滴,第1天;顺铂20 mg/m2,静脉点滴,第2天至第5天,21 d 1个周期,共1个周期。结果:紫杉醇+顺铂+放射治疗组有效率为85.5%,1年生存率为67.6%;紫杉醇+顺铂组有效率为59.32%,1年生存率为3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紫杉醇+顺铂+放射治疗组的血液学副反应略重,主要为白细胞减少和血小板降低。结论:紫杉醇+顺铂联合放射治疗对中晚期食管癌近期疗效优于单纯化疗。

    [关键词] 紫杉醇;顺铂;放射治疗;食管癌

    [中图分类号] R735.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4721(2011)04(b)-070-02

    食管癌在中国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早期症状大多不明显,多数患者就诊时已达中晚期。对不能行手术治疗的中晚期食管癌患者,单纯化学治疗作用十分有限,以往顺铂与氟尿嘧啶组成的PF方案被认为是对食管癌有效的经典方案。近年来随着新的抗肿瘤药物的不断开发和相继应用于临床,对中晚期食管癌的治疗手段和选择越来越丰富,紫杉醇被认为是目前治疗食管癌最有效的药物之一,单药有效率在17%~33.3%[1-2],有报道称紫杉醇与顺铂同时联用,有效率可达67%~77%[3]。为进一步探讨食管癌有效治疗方案,本科2006年9月~2009年12月采用紫杉醇+顺铂+放射治疗治疗69例中晚期食管癌,并与紫杉醇联合顺铂化疗32例中晚期食管癌比较,观察其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共收入101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均经内镜检查和病理学确诊,鳞癌85例,腺癌9例,腺鳞癌6例,小细胞癌1例。男性67例,女性34例,年龄40岁~84岁,平均59.6岁。原发灶病变长度6~15 cm,包括有锁骨上淋巴结转移31例,肺脏转移12例,肝脏和腹腔淋巴结转移9例。均为无手术指征或手术后复发转移的晚期食管癌患者。进入本次研究病例,治疗期间不进行其他抗癌治疗。全组患者KPS评分≥70分,治疗前血、尿常规和肝、肾功能、心电图均无明显异常,预计生存期≥3个月。无化疗禁忌证。见表1。

    1.2 治疗方法

    101例患者经过认真履行告知义务,遵从患者和家属意愿,结合病情,分为A组(紫杉醇+顺铂+放射治疗组)和B组(紫杉醇+顺铂治疗组)。A组:紫杉醇135mg/m2,静脉恒速滴注3 h,第1天;顺铂20 mg/m2,静脉点滴,第2天至第5天;21 d为1个周期,共4个周期,同期行3-DCRT6000~6600cGy(要求95%PTV>5600cGy)放射治疗,180~200cGy/日,每周5次。B组:化疗药物应用与A组完全一致。每周期化疗前后均行肝、肾功能及心电图、胸部CT和食管钡餐检查和腹部B超检查,每周复查1次血象,以便评价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静滴紫杉醇前用地塞米松10 mg,苯海拉明20 mg,西咪替丁600 mg做预处理,以防过敏反应。静脉点滴紫杉醇期间,常规行心电监护,密切观察呼吸、血压、心律和心电图的改变,以便能及时发现和处理过敏反应和其他异常情况。化疗期间若出现Ⅲ0以上骨髓抑制时,依据病情分别给予皮下注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或白介素-11治疗。

    1.3疗效和不良反应评价标准

    参照万钧(1989年)提出的食管癌放疗近期疗效评价标准[4]进行疗效评价,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和进展(PD)进行评定,以CR+PR为有效,CR+PR+SD为临床获益。A组每2周评价1次,B组2个周期评价1次, 4周期后再次复查总体评价,时间聚合点进行评价结果比较。之后1年内每3个月复查1次,2年内6个月评价1次。CR:X线食管钡餐造影肿瘤完全消失,边缘光滑,但管壁可略显强直、狭窄;PR:X线食管钡餐造影见病变大部分消失,无明显扭曲或成角,钡剂通过基本顺利,但边缘欠光滑,无腔外溃疡;SD:X线食管钡餐造影病变有明显残留或看不出病变有明显好转;PD:X线食管钡餐造影充盈缺损或龛影、狭窄明显加重,或有新病灶出现。

    不良反应按ECOG2.0分级标准进行观察判断,分为0~Ⅳ度。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近期疗效: A、B两组患者均获得评价,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比例、KPS评分、病变长度、病变部位及远处转移情况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均完成4周期化疗。结果见表2。

    A组有效率为85.50%,其中CR为17.39%(12/69),PR为68.11%(47/69),临床获益率98.5%。B组有效率为59.37%,比文献报道低,其中CR为6.25%,PR为53.12%(19/32),临床获益率为87.5%。两组有效率(CR+P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中位生存期为17.3个月,1年生存率为67.6%;B组中位生存期为10.8个月,1年生存率为3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2 不良反应

    药物毒性反应主要是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腹泻、便秘)和脱发,具体见表3。

    A组的骨髓抑制较重,Ⅲ级血液学毒性发生率为27.53%,略高于B组的18.75%。 A组2例患者出现放疗后(分别为放疗后4.5月、6月)食管狭窄梗阻,经过内镜下对症治疗好转。两组之间消化道反应和脱发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两组中均未出现紫杉醇过敏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

    3 讨论

    食管癌在中国发病率较高,最高发地区发病率为100/10万还多,死亡率为17.38/10万,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16.05%,居第4位。食管癌早期诊断困难,一旦出现进食梗阻等症状,多数已达中晚期,其总的5年生存率低于20%,50%~60%的患者就诊时已有远处转移,中位生存期仅有4~8个月。仅用常规的手术治疗中晚期食管癌患者,其治疗局限性显而易见,同期放化疗在食管癌治疗中的地位越来越被重视并得到肯定性结果,其5年生存率接近30%,与手术结果相近。

    放射治疗通过高能放射线使肿瘤细胞发生增殖性死亡,最终导致肿瘤细胞死亡并被排除体外。食管癌综合治疗过程中约80%的患者在不同阶段需要放射治疗,与化学治疗进行同期放化疗有以下优势:①放射治疗与化学治疗相互之间有增敏作用,可提高局部控制率,降低转移与复发,从而提高疗效并改善病人预后;②同期放化疗能缩短住院治疗时间,并能节约部分费用,有利于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紫杉醇是来源于红豆杉树皮中的抗癌物质,具有独特的抗癌作用机制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273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