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1年第11期 > 正文
编号:12076903
微波联合药物治疗宫颈糜烂效果评价
http://www.100md.com 2011年4月15日 黄艳华
第1页

    参见附件(2088KB,2页)。

     [摘要] 目的:探讨微波联合药物治疗宫颈糜烂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妇科门诊2008~2010年收治的208例宫颈糜烂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4例。对照组采用微波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给予药物,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1.3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0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术后阴道出血时间和不良反应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波联合药物治疗宫颈糜烂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宫颈糜烂;微波;药物;效果评价

    [中图分类号] R711.74[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4721(2011)04(b)-057-02

    宫颈糜烂是女性人群的多发病,约有20%以上的女性患有此病,与宫颈癌有一点的内在联系,因此对广大女性的健康构成一定的威胁。对于宫颈糜烂的治疗,临床主要通过物理方法将糜烂面柱状上皮破坏,使新生鳞状上皮覆盖,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本院采用微波联合药物治疗宫颈糜烂,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208例患者均为本院妇科门诊2008~2010年收治的208例宫颈糜烂的患者,均已婚,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4例。对照组患者年龄为26~56岁,其中,轻度32例,中度61例,重度11例;单纯型58例,颗粒型32例,乳突型14例;观察组中患者年龄25~57岁,其中,轻度30例,中度61例,重度13例;单纯型56例,颗粒型33例,乳突型15例。两组患者年龄、分度和分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分度和分型标准

    ①按照糜烂面积分为3度,轻度:糜烂面占整个宫颈面积的1/3;中度:糜烂面占整个宫颈面积的1/3~2/3;重度:糜烂面占整个宫颈面积>2/3。②分型:糜烂面表面平整为单纯型;糜烂面表面粗糙,呈凹凸型为颗粒型;糜烂面表面有乳突状增生组织为乳突型[1]。

    1.3方法

    所有的患者均在月经干净1周后进行手术,术前进行宫颈细胞学检查和常规检查,排除阴道、盆腔急性疾病和癌变,并全面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介绍微波治疗的特点及注意事项,必要时进行体位训练,充分准备手术所需药物和仪器。

    对照组: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并对外阴、阴道进行常规消毒和分泌物的清除。采用本院微波治疗仪进行治疗,操作如下:先将微波探头与宫颈糜烂面接触并酌量施压,从宫颈口向宫颈内进行,并逐步扩延到周边至正常组织为止。单纯型由于表面比较平坦,因此烧灼至为白色或微黄色为宜;颗粒型和乳突型灼烧呈黄白色为佳,而且烧灼面要保持均匀、平坦、无出血现象。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安达芬栓,于睡前放置在阴道后穹隆邻近宫颈口处,每日1颗,每2日1次。

    1.4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患者术后阴道流血时间,术后2周复查,评价治疗效果和记录创面愈合时间;随访3个月,观察不良反应。

    1.5 疗效评价

    参考文献[2],将治疗效果分为治愈:宫颈光滑,糜烂面消失,其他症状均消失;有效:症状有明显的改善,糜烂面缩小50%以上或重度糜烂转为中度,中度转为轻度;无效:症状改善不明显或无改善或糜烂面缩小在50%以下。

    1.6 统计数据处理

    本组数据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通过t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1.3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其他指标的比较

    观察组术后阴道出血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和不良反应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宫颈糜烂是宫颈外口处宫颈阴道部表面的鳞状上皮组织在炎症的影响下其消失,而被颈管柱状上皮覆盖的病变,此种疾病是女性常见病。有研究发现,宫颈糜烂与分娩、流产、性生活不洁有关,因此在人们生活观念、环境、习惯的改变下,其发病率呈增高趋势。

    宫颈糜烂的危害比较大,比如发生宫颈糜烂尤其是中度、重度宫颈糜烂时,宫颈分泌物会明显增多,质地黏稠,并有大量白细胞,这对精子的活动度会产生不利影响,妨碍精子进入宫腔,影响受孕;由于糜烂长期被炎性反复刺激,局部细胞有可能过度增生、肥大形成息肉,当宫颈息肉极小常无自觉症状,大多在妇科检查时才被发现;而息肉较大的,则容易出现血性白带或接触出血的症状,特别在性生活或排便用力后,可以发生少量出血;在长期慢性炎症的刺激下,宫颈管增生而来的柱状上皮可发生非典型增生,如果得不到及时正确的治疗,就会逐渐向宫颈癌前病变方向发展[3]。由此可见,出现宫颈糜烂后的危害诸多,应尽早、及时的治疗。

    对于宫颈糜烂的治疗,临床主要有药物和物理治疗,而微波宫颈糜烂临床报道比较多,其效果也得到广泛认可。通过微波对组织产生的热效应使组织蛋白凝固,起烧灼、凝固及止血的目的。利用微波对生物的热效应和非热效应,它可使血管扩张,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使细胞通透性升高,改善组织营养状况,提高再生能力。促进代谢产物及使炎性渗出的排泄加快,具有解痉、镇痛作用。微波非热效应能杀菌、消炎,提高白细胞的吞噬功能,增加红细胞的免疫功能,促进糜烂愈合,达到治疗的目的[4]。具有多种优点,比如在快速微波场运动中,使炎症迅速被破坏;微波加热效应下,宫颈组织及周围黏膜可恢复正常;定位准确、易于操作;微波可直接触重度宫颈糜烂面,达到彻底治疗的目的,避免药物与糜烂面结合不完全,延长愈合时间的缺陷。

    安达芬栓的主要成分是重组人体干扰素a-2b,是一类由白细胞及淋巴细胞所产生的多功能和高活性的诱生蛋白,具有广谱抗病毒作用和对机体的免疫调节功能[5]。此药能使病变部位及其临近的正常组织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从而阻断病原病毒的复制过程,同时能抑制感染细胞的增殖,使糜烂面柱状上皮细胞脱落,逐渐为新生的鳞状上皮所代替。干扰素还可促进NK细胞对病毒的杀伤作用,增强机体对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的活力。此外,干扰素的激素样作用还可降低人体内血清雌二醇和孕酮的水平,使宫颈分泌物减少,从而加速宫颈糜烂面的愈合过程。

    从表1和表2中可以看出,微波联合安达芬栓不仅能够提高治疗效果,而且能够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和阴道出血时间,此外还能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088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