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1年第9期 > 正文
编号:12079867
中西医结合治疗葡萄膜炎74例临床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1年3月25日 曾刚
第1页

    参见附件(2112KB,2页)。

     [摘要] 目的: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葡萄膜炎。方法:治疗组除常规西医疗法外,根据患者症状体征进行辨证

    论治,对照组用阿托品滴眼液散瞳,并局部滴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及双氯芬酸钠滴眼液。结果:经过上述方法治疗后,治疗组43例(46只眼)中,显效32例,有效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3%;对照组31例(39只眼)中,显效21例,有效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3.9%。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病,可缩短疗程,减轻激素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副作用,优于单纯应用西药治疗,中药有不良反应较小、适应证广的优势,对于合并有糖尿病、高血压、消化性溃疡、骨质疏松等皮质激素禁忌证的患者也能使用。中药通过辨证论治整体调理,使患者正气得以提高,抗病力得以增强,从而达到控制疾病复发的目的。

    [关键词] 葡萄膜炎;中西医治疗;辨证论治;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 R7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4721(2011)03(c)-101-02

    葡萄膜炎是眼科常见病,多发于青壮年,其病因复杂,病程长,常反复发作,若治疗不当可使眼组织产生不可逆的损伤,治疗上西医多以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为主,可获得一定疗效,但不良反应较多,复发率很高。笔者在本院采用中医药治疗葡萄膜炎43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8年1月~2009年1月本院门诊收治74例(85只眼)葡萄膜炎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两组。治疗组43例(46只眼)中,单眼40例,双眼3例;男28例,女15例;年龄17~65岁。对照组31例(39只眼)中,单眼23例,双眼8例;男21例,女10例;年龄23~66岁。两组性别、年龄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及《眼科学》[2]相关章节内容:①眼睛疼痛,严重者可引起眉骨牵扯痛,畏光流泪,视力下降;②睫状充血,角膜后尘埃状或羊脂状沉着物(KP),虹膜纹理欠清,房水混浊,瞳孔缩小或虹膜后粘连,玻璃体混浊,视网膜水肿,荧光造影可发现荧光素渗漏等;③眼痛连及眉骨,畏光流泪,视力下降;③实验室检查,抗“O”、血沉、X线胸片等检查有助于病因诊断。

    1.3治疗方法

    1.3.1治疗组除常规西医疗法外,根据患者症状体征进行辨证论治。①肝胆热盛证。症见:发病急,头眼胀痛,视物模糊不清,畏光流泪,睫状、视网膜充血,房水混浊,瞳孔缩小或形状不规则。全身可伴发热,口干口苦,烦躁易怒,便秘,舌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治以清肝泄热为主,拟方:柴胡15 g、黄连10 g、黄芩6 g、赤芍10 g、丹皮10 g、蔓荆子12 g、生桅子12 g、龙胆草10 g、木通6 g、甘草6 g、荆芥穗10 g、防风10 g,便秘严重者可加大黄、石膏,伴关节疼痛者可加秦艽,水煎服,日服一副,早晚分服,2个月为1个疗程。②阴虚火旺证。发病缓或在疾病后期反复阶段,眼干涩不适,视物模糊畏光较轻,眼睛疼痛时轻时重,反复发作,瞳孔形状不规则。常伴有眩晕,失眠盗汗,口干口苦,舌红少苔,脉细数。治以滋阴降火为主,拟方:熟地15 g、山茱萸12 g、山药15 g、茯苓15 g、泽泻12 g、丹皮12 g、枸杞15 g、菊花15 g、麦冬12 g水煎服,日服1剂,早晚分服,2个月为1个疗程。③脾肾阳虚。反复发作,见于西医治疗中长期使用激素后出现的食欲不振,精神差,满月脸,水牛背,脱发,须发白发,畏寒,腰膝酸软,舌胖大苔白,脉沉迟无力,治以健脾补肾为主,辅以行气化痰,拟方:黄芪12 g、白术12 g、茯苓12 g、生地12 g、防风10 g、丹参10 g、蛇床子10 g、龙胆草10 g、白花蛇舌草20 g、枸杞15 g、郁金10 g、陈皮12 g、桔梗12 g、甘草6 g。日服1剂,水煎服,早晚分服,2个月为1个疗程。

    1.3.2对照组阿托品滴眼液散瞳,并局部滴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及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每天4次。全身使用地塞米松及泼尼松,按病情变化逐渐减量至停药。疗程同治疗组。

    1.4疗效标准

    显效:1个疗程内炎症完全得到控制,KP、房水闪光消失,玻璃体混浊及视网膜水肿明显减退,视力在原基础上提高0.5以上。有效:1个疗程内炎症基本得到控制,KP、房水闪光(+),玻璃体混浊及视网膜水肿好转,视力在原基础上提高0.1~0.5。无效:炎症在1个疗程内未控制,眼部及全身症状无明显改善,视力无提高。

    2结果

    经过上述方法治疗后,治疗组43例(46只眼)中,显效32例,有效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3%;对照组31例(39只眼)中,显效21例,有效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3.9%。见表1。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经统计学处理χ2=0.85,P>0.05,两组的显效率比较,χ2=6.92,P<0.01,说明两组均为治疗葡萄膜炎的有效方法,但治疗组疗程短,见效快,显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副作用更小。

    3讨论

    葡萄膜炎属于祖国医学中“瞳神紧小”、“瞳神干缺”范畴,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瞳神紧小”相当于现代医学中急性虹膜睫状体炎;“瞳神干缺”则相当于慢性虹膜睫状体炎[3]。本病病因较多,外邪内侵,脏腑功能失调均可致病。根据五轮辨证,瞳孔、视网膜、葡萄膜属于水轮,为肾所主,角膜、前房、虹膜属于风轮,内应于肝,故该病与肝胆肾密切。本病有阳证和阴证之分,阳证中又分实热证和虚热证,由于风热之邪侵袭于肝,循经上犯,致黄仁受灼,或肝胆湿热蕴结,交蒸上袭清窍,或留连关节,流窜经络,与热互结上扰目窍发为实热之证;虚热证则多发生在慢性期,久病不愈,正虚邪恋,外邪不离,耗伤精气,肾水不能涵肝木,致肝阳上亢,阴虚火旺而发病。阴证则为疾病日久,正虚邪不胜,中焦脾胃受损,肾阳虚衰,水津运化失权,致水湿上泛为病。本病的发生,虽与外邪侵袭有关,但“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临床上多数患者的发病与过劳、情志不遂、病后体虚等因素有关,故本病的发生与机体的“正气”虚弱有极大的关系。“正气”即机体抵抗防御疾病的能力,它包括医学所指的人体的免疫力。目前,现代医学认为葡萄膜炎属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应答的好发部位之一正好是葡萄膜组织[4]这符合祖国医学对此病的认识。现代医学对该病的治疗主要是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为主,虽有一定的效果,但激素的长期应用可引起眼压升高及全身毒副作用等[5]。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病,可缩短疗程,减轻激素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副作用,优于单纯应用西药的治疗疗效,中药有不良反应较小、适应证广的优势,对于合并有糖尿病、高血压、消化性溃疡、骨质疏松等皮质激素禁忌证的患者也能使用。中药通过辨证论治整体调理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112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