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1年第9期 > 正文
编号:12079901
联用螺内酯治疗顽固性高血压87例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1年3月25日 李德昶
第1页

    参见附件(2129KB,2页)。

     [摘要] 目的:探讨联用螺内酯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顽固性高血压患者174例,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螺内酯20~40 mg/d;对照组患者给予氢氯噻嗪25~50 mg/d。两组患者其他抗高血压药物相同。根据患者的血压监测情况,从小剂量开始给药。以上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要尽量维持原服用的抗高血压药物不变,包括剂量和种类不变。治疗期间每周定期检测患者血压;定期监测患者电解质、血糖和血脂等改变情况;两组患者均治疗12周。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用螺内酯能够改善顽固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情况,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关键词] 顽固性高血压;螺内酯;氢氯噻嗪;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 R544.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4721(2011)03(c)-052-02

    目前,高血压患病率在逐年增加,但高血压的控制率影响了高血压病和高血压并发症的防治。特别是顽固性高血压,血压控制效果差,会导致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等并发症发病率增加。本研究观察联用螺内酯治疗顽固性高血压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08年3月~2010年3月顽固性高血压患者174例,以上患者高血压诊断均符合1999年WHO制定的高血压诊断标准,以上患者均经过3种或者3种以上抗高血压治疗,如利尿剂、钙离子拮抗剂、ACEI类药物或者其他抗交感神经系统药物,治疗时间超过1个月,但是血压仍然没有改善。同时排除以下患者: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心力衰竭患者、严重心脏瓣膜病患者、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严重房室传导阻滞患者、严重肝肾功能异常患者。以上患者均对本试验知情同意。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87例,其中,男46例,女41例,平均年龄为(48.1±9.1)岁,入院时血压为收缩压:(166.8±8.6) mm Hg;舒张压:(94.1±6.1)mm Hg。对照组87例,男47例,女40例,平均年龄为(47.3±8.7)岁,入院时血压为收缩压:(164.2±7.4)mmHg;舒张压:(94.2±5.4)mm Hg。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入院时血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观察组患者给予螺内酯20~40 mg/d;对照组患者给予氢氯噻嗪25~50 mg/d。两组患者其他抗高血压药物相同。根据患者的血压监测情况,从小剂量开始给药。以上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要尽量维持原服用的抗高血压药物不变,包括剂量和种类不变。治疗期间每周定期检测患者血压;定期监测患者电解质、血糖和血脂等改变情况;两组患者均治疗12周。

    1.3临床效果评定

    患者舒张压下降大于10mmHg,并下降到正常水平,或者下降大于20mmHg,为显效;患者舒张压下降小于10 mm Hg,并降低正常,或者下降10~19mmHg,或者收缩压下降大于30mmHg,为有效;血压没有达到上述标准,为无效。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3.0对两组患者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效果评定情况。观察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少数高血压患者虽经过较大剂量的药物联合治疗,但是患者血压仍然没有达到目标水平,称为顽固性高血压。顽固性高血压病因比较复杂[1-2],可能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系:①饮食不当:有些高血压病患者是饮食不当造成的。饮食不当可导致动脉硬化,影响血管弹性,导致血管痉挛,可使血压难以控制。②用药单一:忽视了药物的综合治疗,高血压久治不降。③体重原因:对于肥胖型高血压,往往肥胖程度与血压升高呈平衡关系,此类高血压患者如果单纯依靠降压药物治疗,而不减轻体重,血压下降往往不理想。④患者精神状态差:血压升高与精神状态有密切关系,不良情绪可导致交感神经紧张,使体内儿茶酚胺类物质分泌增多,血管处于收缩状态,进而血压久治不降。⑤缺乏运动:高血压病人缺乏运动,单纯依靠药物降压治疗,血压常久治不降。

    顽固性高血压目前降压药物的选择多主张联合用药。螺内酯属于醛固酮拮抗剂,属于低效能利尿药。肾素-血管紧张素以下激活后,血管紧张素Ⅱ能够使小动脉平滑肌收缩,使外周阻力增加,同时刺激醛固酮分泌增加,醛固酮有保钠排钾作用,这些作用均可以导致血压升高。螺内酯不但能够拮抗醛固酮作用发挥降压作用,同时可以通过减少醛固酮分泌对心肌纤维抗胶原抗纤维化作用,能够有效防止心肌增厚。高血压患者醛固酮处于分泌增高状态,应用螺内酯降压具有安全持久效果[3]。

    在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联用螺内酯后,血压得到显著控制,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联用螺内酯能够改善顽固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情况,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陈锐华.顽固性高血压的诊断与治疗策略[J]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129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