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1年第5期 > 正文
编号:12007047
闭式引流治疗腹部术后切口感染106例临床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1年2月15日
第1页

    参见附件(1525KB,2页)。

     [摘要]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感染切口行闭式引流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0年5月治疗的193例腹部手术后切口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06例切口感染患者使用闭式引流的方法,与使用常规开放换药方法的87例患者进行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和换药次数的对比。结果:闭式引流治疗组的切口愈合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和换药次数明显少于开放引流组。结论:腹部手术后切口感染采用闭式引流的方法可显著缩短切口愈合时间和住院天数,减少换药次数。

    [关键词] 外科伤口感染;引流术;切口愈合

    [中图分类号] R632.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721(2011)02(b)-038-02

    Clinical investigations of closed drainage in abdominal infected surgical wound

    LI Yu1, ZHAO Yuzhou2*, WANG Baoting2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xperience of 106 cases of abdominal surgery incision infection cured by closed drainage. Methods: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193 cases that were infected after abdominal surgery from January 2005 to May 2010, 106 cases of them were cured by closed drainage, and 87 cases conventional methods, and compared the incision healing time, the time they stay in the hospital, and bandage times of two groups. Results: The group cured by closed drainage had a shorter time in incision healing, the time they stay at hospital and the bandage times than the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 The method of closed drainage can quickly heal the wound, and shorten the hospital stay and decrease the bandage times.

    [Key words] The incision infected after abdominal surgery; Closed drainage; Incision healing

    外科手术后切口感染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尤其是腹部手术中多为胃肠道手术,因可能存在术中污染,切口以Ⅱ类切口居多。据报道国内Ⅱ类切口感染率可能高达6.21%[1],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开放切口,二期愈合。近年来笔者经切口放置皮下引流管,行闭式引流,不仅显著缩短了患者的切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同时也减少了患者的换药次数,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本文就该治疗方法的临床应用体会进行具体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5年1月~ 2010年5月邓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治疗的193例腹部开放手术后切口感染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根据切口处理情况分为闭式引流组和开放引流组。其中闭式引流组106例,男性52例,女性54例;年龄23~87岁,中位年龄56岁;开放引流组87例,男性40例,女性47例;年龄22~85岁,中位年龄54岁。

    1.2 治疗方法

    1.2.1 闭式引流组:①发现切口感染后立即拆除切口皮肤缝线,给予彻底清创(必要时应用过氧化氢溶液和0.9%NaCl溶液冲洗切口)。②在切口底部放置直径约0.5 cm皮下引流管,自切口一端旁开1~2 cm自皮肤戳孔引出。③皮肤及皮下组织行4号丝线纵褥式缝合以对拢切口。④皮下引流管接负压持续引流,并间断挤压引流管保持通畅引流。⑤每3~5天切口清洁换药,至引流量减少至2 ml以下且引流液为清亮时拔除引流管。⑥拔管后1~2 d拆除皮肤缝线。

    1.2.2 开放引流组:①切口清创同闭式引流组。②开放换药至切口未有明显渗出,肉芽组织新鲜[2]。③行纵褥式缝合对拢切口。④缝合后7~10 d拆除皮肤缝线。

    1.3 统计学方法

    比较两组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和换药次数方面的差异。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观察指标均数的比较采用t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和换药次数等指标,见表1。

    3 讨论

    3.1腹部切口处理方法的缺点

    腹部切口感染是胃肠道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其原因既有患者自身原因(如糖尿病、严重贫血、肥胖、低蛋白血症),也存在医源性因素(如消毒不严格、手术时间长、血肿形成、存在死腔、缝线张力过高、电刀电凝时间过长)。近年有研究发现,随着肥胖人群的增加和糖尿病患病率的提高,普外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有增多趋势。切口感染时间一般在术后3~7 d,也有假性愈合者晚至出院后3~7 d[3]。

    传统的敞开式换药虽然具有引流通畅、抑制厌氧菌和脆弱类杆菌的生长、预防感染向切口周围组织或深部蔓延等优点。但切口敞开后,需要长期局部换药,待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旺盛后才能闭合切口,往往需要较长时间[4]。反复换药也易二次污染切口,增加医护人员劳动量,且不可避免地增加患者痛苦。

    3.2 闭式引流方法的优点

    闭式引流可以有效地利用负压吸引,形成主动封闭式引流,负压可使切口积液呈“零积聚”状态,并通过负压作用消除死腔。降低切口内部张力,改善组织灌流及营养状况,消减切口水肿,有利于胶原的产生和吸收,促进肉芽组织增生,最终达到切口愈合的目的。本研究显示,采用闭式引流患者的切口愈合时间、换药次数均明显少于开放引流患者。闭式引流的优点还在于操作简单、患者痛苦小、处置费用低。负压吸引器可携带行走,不限制患者活动。采用闭式引流后患者的换药次数可减少至数次,有效地降低了医生的工作量,且可以减轻因换药给患者带来的痛苦[5]。

    3.3闭式引流方法的注意事项

    ①感染切口在行闭式引流前必须行手术清创、冲洗创腔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525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