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09年第9期
编号:12056327
创造“我国脊柱外科里程碑中一个很大进步”的专家
http://www.100md.com 2009年3月2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09年第9期
     2008年9月间,中华中医药学会在温州市召开“第五届全国整脊学学术交流大会”。会议期间收到了我国著名脊柱外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葛宝丰发来的贺信。葛院士在信中指出:“在中国传统思维,人体生命观和传统整脊学原理以及两千多年医疗实践的指导下,经过系统的整理、发展和创新,已成为富于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中国整脊学’,是我国脊柱外科里程碑中一个很大的进步。”

    2004年,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播出“东方之子——韦以宗,仁心铁骨”。这位仁心铁骨的韦以宗就是葛宝丰院士赞誉创造“我国脊柱外科里程碑中一个很大进步”的专家。他是我国第一部《中国整脊学》的作者、全国中医骨伤名师和中华中医药学会整脊分会主任委员,兼任北京光明骨伤医院院长。

    韦以宗是怎样创造了我国脊柱外科里程碑中一个很大进步的呢?

    一、破解人类腰曲玄机——椎管狭窄症免遭一刀之苦

    人类脊柱有四个弯曲,所有解剖学著作都这样认为。但是,人类新生儿脊柱为什么和四足脊椎动物一样呢?研究中医骨科近40年的韦以宗,深知中医对人体的认知是从功能开始的。他深入分析观察,发现人类是自儿童时期从坐、站立、行走才出现腰椎向前、颈椎向前弯曲的。这种生理弯曲的形成,是起于所有腰椎前缘、止于股骨的腰大肌的作用力。韦以宗通过X线照片动态观察和动物实验,先后在《中国临床解剖杂志》发表了三篇学术论文。这一发现不仅弥补了解剖学的空白,还破解了久坐(腰大肌不作为)导致椎间盘突出的科学原理,呼吁人们必须避免超过连续2小时的久坐,是预防颈腰痛最好的方法。

    不仅如此,这一发现,还解决了长久以来学术界无法解决颈腰痛所致脊柱力学紊乱的临床难题。例如,椎管狭窄症主要病理改变是颈曲或腰曲消失、变直或反弓造成的。这类疾病,轻者四肢发抖,走路不远就腰腿疼,必须休息才能继续行走(医学上叫“间歇性跛行”);严重的导致瘫痪,大小便失禁。椎管狭窄症严重危害着中老年人的健康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33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