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院院长》 > 2014年第10期
编号:13127895
重构诊疗体系
http://www.100md.com 2014年5月15日 《中国医院院长》 2014年第10期
重构诊疗体系

     2014年2月10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在北京召开了2014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李斌,对2014年的全国卫生计生工作做了统筹安排。在其陈述的全年10项重点工作中,构建分级诊疗制度位列其中。

    长久以来,中国医疗资源配置不均和医疗机构功能错位,是导致公众看病难的一个重要原因。而捋顺各级医疗机构的功能定位,并构建医疗资源顺畅流动的分级诊疗体系,则是化解公众看病难的重要途径。

    为了更好地了解构建分级诊疗服务体系的过程和难点,2014年4月,《中国医院院长》杂志赶赴四川省开展实地调研。之所以选择四川,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医疗生态有关。据最新统计,2013年四川省常住人口超过8000多万人,在全国位列前三。人口众多的背后,是公众迫切的医疗服务需求。而四川地处西部,经济稍显薄弱。这也为公众就近寻求医疗服务限定了前提。此外,四川省幅员辽阔、交通不便的现实,也为构建分级诊疗体系,提供了充足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 百拇医药
    事实上,构筑合理的医疗服务体系,四川早有探索。在2014年年初国家卫生计生委提出构建分级诊疗体系之前,四川在2012年便提出了构建地市级区域医疗服务中心的设想。按照其规划,四川计划在未来几年内,在全省东西南北4个方向,构建8家医疗技术领先,科教研并重的区域医疗服务中心,以此带动覆盖地区及辐射地区的整体医疗服务水平,缓解周边群众看病就医问题。

    地市级区域医疗中心的构建,为四川重构医疗服务体系提供了可能,同时也为身处“夹心层”的地市级医院,明确了发展方向。作为8大地市级区域医疗服务中心之一,广元市中心医院发展轨迹的改变便是一例。

    在此之前,市区人口不过百万的广元市,医疗机构低水平的同质化竞争激烈。而在此之后,广元市中心医院则努力提升医院内涵建设,积极向区域医疗服务中心转型。“区域医疗中心的构建与地市级医院建设有很大差异。” 该院院长马兵表示,作为区域内医疗服务的责任主体,医院将从单纯的医疗服务供给主体,向区域医疗人才培养、医学科研和医疗技术标准制订等服务的主体转向。这无疑将医院从竞争激烈的“红
, 百拇医药
    海”中摆脱出来,为医院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而在四川省构建地市级区域医疗服务中心之前,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和四川省人民医院为代表的医疗机构,则是自发探索国家级区域医疗中心的建设道路。作为拥有121年建院史的百年老院,目前华西医院拥有近5000张床位的医疗规模和9个国家级重点学科、24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的医疗实力,为四川省乃至整个中国西部,提供了国内一流的医疗技术和医疗服务。此外,该院还利用信息化手段,为西部医疗机构提供远程会诊和医学教育等服务。其远程医疗网络目前拥有535家网络医院,覆盖14个省市,年均培训超过34万人次。

    除了依托信息技术和对口帮扶等传统手段外,四川省也在不断探索通过医联体和托管等方式,加强不同层级医疗机构的交流和合作,引导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延伸。2011年7月,崇州市政府与四川省人民医院签署协议,将灾后重建的崇州市人民医院和崇州市妇幼保健院,委托给四川省人民医院管理。托管半年后,两所医院便实现了从二级医院向三级医院的跨越;托管3年后,医院年门急诊服务量、年住院量等业务指标均大幅提升。
, http://www.100md.com
    而地处四川省最南部的攀枝花市,则通过托管的方式,有效整合了区域医疗资源,避免了区域内医疗机构的同质化竞争。成立于2011年的攀枝花市中心医院医疗集团,其成员涵盖了一所三级甲等医院、3所二级医院和1个社区服务中心。作为区域内实力最强、规模最大的医疗团队,该医疗集团年门急诊量超过70万人次,业务辐射人口超过300多万人。

    谈及建立医疗集团的初衷,攀枝花市中心医院院长张汝林深有感触。在担任攀枝花市卫生局局长时,张汝林就对攀枝花市基层医院服务能力薄弱的现实就有了很深的认识,“攀枝花市山区多,平原少,农村地区医疗资源一直稀缺。市委市政府希望中心医院在自身发展的同时,能够带动基层医疗机构的发展,缓解公众的就医难题。”

    医疗集团成立后,各成员医院依据层级和类别进行了服务功能划分,并制定了分级医疗、双向转诊的分级诊疗制度。医疗集团还成立了信息化服务平台,出台了大型医疗设备共享、检验检查结果互认等具体制度和措施。

    经过几年探索,四川省的医疗服务分级体系已显雏形。在继续支持以华西医院和四川省人民医院为塔尖的国家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的同时,8大地市级区域医疗中心的建设,无疑将成为四川省医疗服务体系的中坚和砥柱。而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持续深化,也将更加夯实整个医疗服务体系的根基。

    不过,在区域医疗服务体系框架搭建完毕之后,如何实现优质医疗资源的下沉和不同层级医疗资源的流转,仍是一个现实难题。在医疗机构产权归属不一,医保对接不畅和政府财政投入不足的背景下,各级医疗机构在从市场竞争向区域协作的转变中,仍面临很多困难。而这也是四川省在构建分级医疗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给未来医改的重要启示。, http://www.100md.com(张贵民 黄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