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院院长》 > 2012年第3期
编号:13183439
“以药补医”趋向终结?(2)
http://www.100md.com 2012年2月1日 《中国医院院长》 2012年第3期
     式改革,已经在北京、上海、安徽、吉林等多地得以推行。

    中日友好医院院长许树强说:“付费方式改革要尽早行动,如果是社保部门先动,我们应对起来可能会更被动。医疗改革已触及深水区,医院应引起高度重视,哪家医院先动起来,将占据主动。”

    湖北省武汉市卫生局局长林国生却对改动支付方式心有疑虑:“站在政府角度上来讲,要为人民群众着想而控制医疗费用。一旦医院改变了支付方式,其他配套政策没有落实,上级领导不重视,或者财政补贴不够,那医院怎么办?该问题不只是卫生系统能够做的,应该是政府一把手工程。”

    广西自治区卫生厅厅长李国坚提出建议,医疗技术价格调整最好与支付方式改革同步,否则医疗服务价格先上调,而支付方式后改,等于后者冲掉了前者带来的红利。而河南省卫生厅厅长刘学周呼吁,卫生部能够协调国务院相关部门,借鉴国际的经验,先行试点,尽快能够出台国家层面的支付制度改革总体方案。

    呼吁一手托两家

    卫生行政部门既管新农合,又管医疗服务提供,一手托两家,具有推进新农合支付制度改革的优势。但是,有些地方的新农合划归社保部门,支付方式改革想再从新农合扩张至城镇居民医保、职工医保时,便遭遇基本医疗保险的主管部门不统一的管理体制瓶颈。医保究竟该归谁来管,各地管理体制不同,观念亦不相同。

    杭州、重庆、厦门等地新农合是由社保部门所管,随着农村的城镇化进程加快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30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