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疗》 > 201434
编号:13656130
胸膜纤维板剥脱术治疗慢性脓胸的疗效及预后分析(1)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2月5日 《中外医疗》 201434
     [摘要] 目的 分析胸膜纤维板剥脱术治疗慢性脓胸的疗效及预后。 方法 随机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该院胸外科收治的120例慢性脓胸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传统开放胸膜纤维板剥脱术,给予观察组患者闭合胸膜纤维板剥脱术。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68.3%(41/60)和治疗的总有效率100.0%(60/60)均明显比对照组58.3%(35/60)、75.0%(45/60)高(P<0.05);观察组患者的白细胞升高、异常发热、感染发生率61.7%(37/60)、51.6%(31/60)、0均明显比对照组81.7%(49/60)、71.7%(43/60)、11.7%(7/60)低(P<0.05)。结论 胸膜纤维板剥脱术治疗慢性脓胸的疗效显著,患者预后良好,值得推广。

    [关键词] 胸膜纤维板剥脱术;慢性脓胸;疗效;预后

    [中图分类号] R6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12(a)-00101-02
, http://www.100md.com
    在慢性脓胸的治疗中,通常情况下内科治疗是无效的,需要手术治疗,胸膜纤维板剥脱术是手术治疗的其中一种术式,设计科学合理且具有令人满意的临床疗效。而在手术操作上,其又分为开放和闭合两种术式[1]。为了对两种术式的临床疗效有一个清晰的了解,该研究对2012年3月—2014年3月该院胸外科收治的120例慢性脓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探讨了胸膜纤维板剥脱术治疗慢性脓胸的疗效及预后,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该院胸外科收治的120例慢性脓胸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性46例,女性14例,年龄在15~6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2.8±13.6)岁;病程在18~28个月之间,平均病程为(23.0±4.8)个月。在病变部位方面,26例患者在左侧,30例患者在右侧,4例患者在双侧;在疾病类型方面,57例患者为局限性脓胸,3例患者为全脓胸。对照组患者中男性49例,女性11例,年龄在13~7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5.1±13.8)岁;病程在19~29个月之间,平均病程为(25.0±6.6)个月。在病变部位方面,24例患者在左侧,33例患者在右侧,3例患者在双侧;在疾病类型方面,54例患者为局限性脓胸,6例患者为全脓胸。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病变部位、疾病类型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 百拇医药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传统开放胸膜纤维板剥脱术,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根据伤情选择体位。根据凝固性血胸的位置选择切口,一般采用后外侧切口。单纯血肿清除,切口不宜太大。先于肺表面之纤维板切一小口,找到纤维板与肺表面的间隙,用小纱布团将纤维板从肺表面上分离。较疏松部位,可用手指作钝性分离;粘连较紧时,改用锐器分离。若遇小片粘连过紧,可绕行在其四周剥离,将小纤维板残留原处。位于脊椎旁沟及前胸壁等部位的纤维板必须剥离,以利术后肺膨胀。如膈肌上的纤维板剥离困难,可不剥离,但应将覆盖肺下叶的纤维板剥除。检查肺膨胀情况及有无漏气,小的肺表面漏气不用缝合,较大的漏气应用丝线作褥式缝合。彻底止血后,冲洗胸腔,安置较粗的胸腔引流管。给予观察组患者闭合胸膜纤维板剥脱术,对患者进行双腔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然后让患者取患侧朝上侧卧位,切口依据常规开在后外侧。将皮肤及皮下组织、肌层切开,将一段肋骨切除,然后向肋胸膜外间隙进入。首先对肋面纤维板进行钝性分离,同时进行压迫止血,压迫止血过程中采用填塞纱垫的方法,一段时间后为遗留的点状出血止血,止血过程中运用电凝法,直到完全剥离肋面纤维板。然后有效分离纵膈面纤维板,直到将纵膈面纤维板完全剥离。之后切开壁层胸膜向胸膜腔进入,并由此开始对脓腔壁的脏层纤维板进行剥离,通常情况下分离的起点为脓腔和肺粘连最疏松的部位,这样更易向分离间隙进入,可用手指缠纱布进行钝性分离,分离平面和肺的相对关系为平行关系,用力多进行钝性分离,直到完全游离脏层纤维板。最后对膈面纤维板进行锐性分离,直到完全剥离膈面纤维板。剥离胸腔纤维板后对肺的粘连进行彻底的松解,运用保留完好的壁层胸膜对肺破损面进行有效修补,对术野出血进行彻底的控制,将多孔引流管置入其中后关胸。
, http://www.100md.com
    1.3 疗效评定标准

    如果患者的脓腔及临床症状消失,具有良好的全身状况,则评定为治愈;如果患者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全身状况好转,形成胸内残腔但没有脓胸复发,或有瘘口留在胸壁,或带管出院,则评定为好转;如果患者的脓胸复发,临床症状没有得到有效改善,甚至有加重的迹象,或死亡,则评定为失败[2]。

    1.4 统计方法

    对上述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时运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用率表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组间比较。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68.3%(41/60)和治疗的总有效率100.0%(60/60)均明显比对照组58.3%(35/60)、75.0%(45/60)高(P<0.05)。具体见表1。
, 百拇医药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两组患者的术后感染性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中白细胞升高37例,异常发热31例,感染0例,分别占总数的61.7%(37/60)、51.6%(31/60)、0;对照组患者中白细胞升高49例,异常发热43例,感染7例,分别占总数的81.7%(49/60)、71.7%(43/60)、11.7%(7/60)。观察组患者的白细胞升高、异常发热、感染发生率均明显比对照组低(χ2=9.35、8.28、10.42,P=0.032、0.041、0.016均<0.05)。, http://www.100md.com(王铮)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