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眼科 > 白内障
编号:13656127
三种术式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研究(1)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2月5日 《中外医疗》 201434
     [摘要] 目的 探讨三种术式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方法 对自2007年2月—2014年8月该院收治的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124例。分别行非随机三种手术方式治疗,A组(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组)41例,B组(复合式小梁切除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组)52例,C组(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组)31例,术后对比其疗效。 结果 三种术式临床手术缓解率A组(92.68%)、B组(92.30%)、C组(93.55%)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手术前后视力改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手术前后眼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手术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各有差异。结论 严格掌握不同术式的手术适应症,三种术式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疗效相差不大,均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关键词] 青光眼;白内障;三种术式

    [中图分类号] R7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12(a)-0095-02
, http://www.100md.com
    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是眼科常见病和多发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致盲性眼病[1],手术方法很多。临床研究表明,治疗青光眼的过程中会导致白内障的加重,而在白内障的过熟期和膨胀期也会继发青光眼,因此究竟是联合手术还是分期手术,一直存在争议[2]。自2007年2月—2014年8月该院采用三种手术方式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该研究将三种手术方式的疗效和并发症做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7年2月—2014年8月该院收治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124例,按照患者病情不同和手术方式的不同选择性非随机分为三组,A组: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组(房角粘连大于50%,药物无法控制眼压,视力大于0.5),B组:复合式小梁切除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组(房角粘连大于50%,合并白内障较重且视力小于0.5),C组: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组(房角粘连在25%~50%之间,合并白内障,药物可以控制眼压)。A组41例,男17例,女24例;年龄42~64岁,(51.17±4.98)岁,B组52例,男22例,女30例,年龄40~71岁(52.2±5.35)岁,C组31例,男14例,女17例,年龄43~67岁(52.19±5.21)岁。
, 百拇医药
    1.2 手术方法

    (1)A组:做以角膜缘为基底的高位结膜瓣,做4 mm×4mm巩膜瓣,0.3 mg/mL丝裂霉素棉片置于巩膜瓣下3 min,200 mL平衡液冲洗术野。10点位行前房穿刺,切除小梁组织1 mm×1.5 mm,宽基底周边虹膜切除,巩膜瓣缝合1针,做预置缝线,缝合球结膜及筋膜。(2)C组:2点位行前房穿刺,12点位做透明角膜或角巩膜缘切口,环形撕囊,水分离及水分层,原位劈核超声乳化晶状体核,I/A注吸皮质,植入可折叠人工晶体。(3)B组:分两种术式:①做透明角膜切口,按C组方法操作完成后,于辅助切口注入卡米可林缩瞳,再按A组方法操作;②按A组方法操作至冲洗丝裂霉素,2点位行前房穿刺,巩膜瓣下做角巩膜缘切口,按C组方法操作完成后,做巩膜瓣下角巩膜缘切口后唇小梁组织切除,宽基底周边虹膜切除,巩膜瓣底角两侧各缝合1针。再按A组方法行后续手术步骤。

    1.3 随访观察指标

    分别于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门诊复查,检查项目包括最佳矫正视力、眼压及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 http://www.100md.com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和百分率表示,应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手术缓解率对比

    三组手术治疗缓解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缓解(CR):视力基本恢复,眼压控制良好;部分缓解(PR):视力部分恢复,眼压稳定下降;无变化(NC):治疗前后视力、眼压基本无改变。缓解率=CR+PR/总例数,见表1。

    表1 手术缓解率对比

    2.2 视力对比

    三组患者手术前后视力≥0.2的眼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 百拇医药
    2.3 眼压对比

    术前C组眼压比A组和B组眼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手术前后眼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手术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手术前后眼压对比(mmHg)

    注:*P<0.05。

    2.4 并发症对比

    术中各种并发症和术后脉络膜脱离、低眼压、高眼压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白内障加重,A组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和C组,差异明显(P<0.05);角膜水肿和前房反应,B组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随着年龄的增长,房角逐渐变窄,前房逐渐变浅,晶体逐渐变厚,导致青光眼和白内障在临床上往往是并存的[3-4]。目前普遍认为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有三种手术方式[5-7], 通过不同的手术方法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能取得良好的疗效[8]。复合性小梁切除术优点是手术时间短、费用低、相对容易操作;缺点是对于白内障较重患者视力提高不显著,而且远期复发的几率高,手术有可能加重白内障,并为以后白内障手术增加难度。青白联合手术优点是可以促使虹膜后移,利于房角开放,对于眼压的长期控制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避免了二期白内障手术;缺点是手术较为复杂,费用高、时间长、术后并发症多。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优点是手术时间短、损伤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手术相对容易操作;缺点是降眼压效果较局限,适用人群窄,而且有二次抗青光眼手术的可能。, http://www.100md.com(王国震 于树春 王颙)
1 2下一页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眼科 > 白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