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疗》 > 201417
编号:13677017
优化不同MR扫描序列对脑内嗅球的成像方法(1)
http://www.100md.com 2014年6月15日 曾敏光 王建国 申大光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对嗅球最佳的MR扫描序列,为疾病的诊断与研究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 分别选取该院收治的64例患者和健康对照者,在其他扫描条件相同的前提下,分别采用1 mm,2 mm和3 mm层厚,对嗅球进行T1WI、T2SE及T1WI-IR序列无间距扫描,比较不同扫描条件下的图像噪声及对嗅球的显示清晰度。 结果 层厚3 mm的图像的噪声较1 mm 及2 mm图像小,清晰度佳。T1WI序列,嗅球与颅骨内板的分界欠清晰。T2SE序列,嗅球的边界不清,特别是与脑脊液的边界比较模糊。T1WI-IR序列,图像噪点得到明显控制,嗅球边缘锐利,与周围结构分界明显清晰。 结论 层厚为3 mm的图像噪声小,T1WI-IR序列对嗅球的显示优于T1WI及T2WI序列。

    [关键词] 嗅球;磁共振;成像序列

    [中图分类号] R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6(b)-0190-03

    嗅感受器神经元的轴突集合形成的嗅束为嗅神经。嗅神经为第一对脑神经直接上行到达嗅球(olfactorybulb)。嗅球最明显的特征是一种神经网状排列呈球状集合。这种球状的神经网称为小球(domeruli),位于嗅球表面之下,直接接受原始嗅觉轴突。小球由进入的嗅纤维轴突分支形成的末梢和二级神经元树突形成的突触性接触构成。每一个小球都装在一个小球周细胞的囊袋里[1]。在嗅球内细胞轴突和树突排列在不同的板层。嗅球的二级神经元主要为僧帽细胞(mitralcell)。僧帽细胞具有大的三角形胞体,位于小球的深层,是嗅球的主要投射神经元[2]。为对嗅球最佳的MR扫描序列,为疾病的诊断与研究提供影像学依据,现选取该院2005年4月—2010年12月64例患者和健康对照者,进行不同MR扫描序列下进行扫描,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