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疗》 > 2014年第9期
编号:13134425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抗凝治疗的临床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3月25日 花光斌等
第1页

    参见附件。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均数±标准差(x-±s)表示,进行t检验。

    2 结果

    2.1 总体情况

    所有患者均成功随访,有15例出现并发症,占8.0%,其中出血10例(5.3%),栓塞5例(2.7%);正常组173例(92.0%)。

    2.2 各组患者华法林用量及凝血功能比较

    出血组华法林用量、PT及INR均明显大于正常组和栓塞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华法林平均用量为(2.0±0.6)mg/d,PT为(18.6±2.4)s,INR为(2.1±0.5)。见表1。

    3 讨论

    心脏瓣膜置换术自开始应用至今已超过40余年,术后如何进行安全有效的抗凝治疗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点。华法林是进行抗凝治疗的常规药物,但是如果用了掌握不当可发生严重的并发症[3]。华法林的用量调整是根据患者凝血功能来实现的,其中又以PT和INR为最常用最有效的指标。孟旭等[4]建议中国人的华法林初始计量应为3 mg/d,对于年龄>75岁的老年以及有出血风险的患者则应从2 mg/d开始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