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疗》 > 201314
编号:13730621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临床探析
http://www.100md.com 2013年5月15日 刘海梅 刘秀英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的临床特点。方法 从该院收治入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抽取14例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对患者的临床症状、治疗措施及预后情况进行观察,并对相应数据进行统计。结果 心肌梗死、高血压及冠心病在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较为常见,脑血管疾病及高血压对患者的预后影响较大;在诸多涉及衰竭的器官中心脏、肺、肾脏的功能衰竭较为常见,其中中枢神经系统和肺的功能衰竭对患者的预后影响较大。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可由多种原因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生,在临床上对相对影响较大的因素需引起警惕,积极进行治疗,控制病情;并对危害较大的功能衰竭器官多加注意,尽早对症支持治疗以改善预后。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多器官功能衰竭;临床特点

    [中图分类号] R542.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3)05(b)-0072-02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心脏病之一,多发生于老年患者,属于致死率较高的老年危重疾病[1]。由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对堵塞血管进行再通后可能导致再灌注损伤,并进一步引起全身的炎症性反应,同时心脏功能受到影响而出现血流动力学的不稳定,最终可引发多个器官的功能衰竭,如不能及时有效的采取救治措施,可导致患者的死亡[2]。而该病较高的病死率亦引起了临床医师和相关学者的关注,该研究对该院2010年3月—2012年3月出现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观察,分析与其预后相关的各临床因素作为参考,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院收治入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53例,其中14例患者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发生率为9.15%,其中男8例、女6例,年龄63~75岁,平均年龄(68.27±3.58)岁,本组患者中包含有心肌梗死史患者7例、高血压史患者6例、冠心病及心绞痛史患者7例、糖尿病史患者4例,脑血管病史患者3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病史患者3例。所有病例均符合急性心肌梗死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的临床诊断标准,且无药物禁忌症等,具体诊断标准如下[3]。

    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曾有缺血性胸痛病史,心电图可见动态演变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