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疗》 > 201314
编号:13730576
胃滞留缓释片的研究进展
http://www.100md.com 2013年5月15日 《中外医疗》 201314
生物利用度,评价
     [摘要] 研究胃滞留缓释片类型和特点,并结合近年来国内外在胃滞留缓释片体内外评价方法进行了分析,总结了该药物在未来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胃滞留缓释片;研究;生物利用度;评价

    [中图分类号] R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3)05(b)-0182-02

    胃滞留缓释片是对滞留在胃液中,并能够同时延长药物在胃中停留的时间,使药物能够快速吸收,使药物生物利用度不断增强的一种缓释剂型药物。近2年,胃滞留缓释片因其简单的制备工艺、明确的缓释机理和便于生产等众多特性,使其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1]。同时由于胃滞留缓释片的释放过程较为缓慢,且血浓度变化波动非常稳定,既可防止血浓度变化过大造成的不良反应,还可确保药物治疗效果达到最佳;特别是针对胃内局部疾病的治疗,但由于酸刺激过大或酸性环境的不稳定性使得药物使用受到非常大的限制。

    1 胃滞留缓释片的类型

    根据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到,胃滞留缓释片可以分为膨胀型、高密度沉降型和生物粘附型等,及其他能够帮助胃排空的制剂。

    1.1 膨胀型胃滞留缓释片

    胃内容物必然会经过的地方称之为幽门,其直接通过情况为(12.8±7) mm。膨胀型胃滞留剂型是一种进入到胃内后会非常快速地膨胀,使其直接超过幽门直径,因此无法迅速将其排除体外,以此来达到滞留在胃内的目的,使其药物作用时间得到有效延长。当药物的作用时间充足后,将随之溶蚀并逐渐变小,随后被排除体外。膨胀型胃滞留制剂通常情况下应当满足以下3个条件:在进入胃部后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01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