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妇产科 > 子宫内膜异位症
编号:13730976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RBP4水平的变化及意义(1)
http://www.100md.com 2013年5月5日 《中外医疗》 201313
     [摘要]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腹腔液及血清中视黄醇结合蛋白4( RBP4)的变化以及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的相关性,研究其在EMS发病中的地位。方法 通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 ELISA)检测56例EMS患者(I~II期32例,Ⅲ~Ⅳ期24例)和30例对照组(同期因良性卵巢囊肿或者浆膜下子宫肌瘤或者腹腔镜检查正常的病人住院手术的患者)腹腔液及血清中RBP4,TNF-α和IL-6的含量进行分析。 结果 EMS组腹腔液及血清RBP4,TNF-α和IL-6的水平均高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MS组Ⅲ、Ⅳ期腹腔液和血清RBP4,TNF-α和IL-6的水平均高于Ⅰ、Ⅱ期腹腔液和血清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EMS 组患者RBP4 与TNF-α、IL-6 的含量之间存在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EMS患者血清和腹腔中高水平的RBP4可能在EMS发病起到作用;EMS患者腹腔液与血清中RBP4 与TNF-α、IL-6的相关性说明RBP4与EMS炎症反应关系密切。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视黄醇结合蛋白4;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

    [中图分类号] R711.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3)05(a)-0009-03

    子宫内膜异位症( endometriosis, EMS) 是育龄期妇女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其发生机制至今尚不清楚,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1]人体免疫系统的异常和EMS的发病有关, 细胞免疫可能参与EMS的发生发展。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和白介素-6(IL-6)是由单核巨噬细胞、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等分泌, 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功能的细胞因子, TNF-α和IL-6具有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 并参与多种生理免疫和病理过程。视黄醇结合蛋白4( RBP4) 是新近发现的脂肪细胞因子,与炎症反应等方面关系密切[2]。因此,该研究选取2009年1月—2012年4月该院妇产科收治的经腹腔镜检查和( 或) 开腹手术后并经病理检查确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 EMS组)56例。目的是检测EMS患者血清及腹腔液中的RBP4、TNF-α和IL-6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妇产科收治的经腹腔镜检查和( 或) 开腹手术后并经病理检查确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 EMS组)56例,年龄( 34.6±6.8)岁。采用美国生育学会修订的EMS分期标准(rAFS)进行分期,32 例Ⅰ~Ⅱ期患者,24例Ⅲ~Ⅳ期患者。对照组30例为同期因良性卵巢囊肿或者浆膜下子宫肌瘤或腹腔镜检查正常的病人住院手术的患者,平均年龄(34.5±5.2)岁。两组均符合: ①生育年龄的妇女,月经周期正常;②至少3个月未接受激素类药物治疗;③无自身免疫性疾病、糖尿病、肝脏疾病或者恶性肿瘤;④同时排除了生殖器官发育不良,腹腔镜或开腹后检查证实无急性炎症及其他盆腔改变。

    1.2 实验方法

    两组患者全部在麻醉前取血,取血后5000 r/min离心10 min(离心半径为15 cm),分离血清,于-70℃保存待测。两组患者全部于腹腔镜检查或者手术时直视下经穿刺针吸取子宫膀胱陷凹和子宫直肠陷凹腹腔液,上诉方法离心,取上清液,置-70℃冰箱冻存待测,有血液污染者则弃置不用。

    1.3 检测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血清和腹腔液的RBP4水平,RBP4试剂购自美国Phoenix公司;腹腔液和血清中TNF-α和IL-6的水平同样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 检测,试剂盒为进口分装产品(美国R&D试剂公司);操作方法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6.0 统计软件分析,数据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相关性分析进行r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清及腹腔液中RBP4、TNF-α和IL-6水平的比较

    EMS组腹腔液RBP4及TNF-α、IL-6的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M组血清中RBP4及TNF-α、IL-6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EMS 组患者腹腔液中RBP4含量明显高于血清中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同样腹腔液中TNF-α和IL-6的含量明显高于血清中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EMS患者组RBP4与TNF-α、IL-6相关性研究

    EMS组患者血清和腹腔液中RBP4与TNF-α的水平之间存在正相关(r分别为0.567和0.618,P<0.05);EMS组患者血清和腹腔液中RBP4与IL-6的水平之间存在正相关(r分别为0.442和0.465,P<0.05)。

    2.3 不同期别EMS患者腹腔液及血清中RBP4及TNF-α、IL-6水平变化

    Ⅲ~Ⅳ期患者腹腔液中RBP4及TNF-α、IL-6含量均较Ⅰ~Ⅱ期患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Ⅳ期患者血清中RBP4及TNF-α、IL-6含量均较Ⅰ~Ⅱ期患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 EMS) 是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 腺体和间质) 出现在子宫以外的身体其他部位并种植生长而产生的病变。目前发病机制仍然不清楚,目前的研究表明,免疫机制在异位内膜的种植、定位和生长增殖过程中均起重要作用,提出EMS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3]。正常腹腔液中存在大量免疫活性细胞,如巨噬细胞、T、B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 其中巨噬细胞占90%以上。当机体发生EMS后, 异位的子宫内膜作为抗原刺激患者的免疫系统, 诱发机体产生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 导致其腹腔液中巨噬细胞数量与活化程度, 以及外周血液中淋巴细胞的活性均显著增加并释放各类炎症因子和细胞因子[4]。为了证实这一理论,该研究收集了EMS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腹腔液和血清检测得出EMS患者的血清和腹腔液的TNF-α和IL-6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EMS组Ⅲ~Ⅳ期的TNF-α和IL-6明显高于Ⅰ~Ⅱ期,说明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关,TNF-α和IL-6在EMS的发病过程中起着一定的作用。EMS患者有腹腔环境的变更, 即存在腹膜组织与其周围腹腔液的相互作用, 腹膜发生EMS病灶的形成、维持和转化。免疫调节机制及促炎性反应的作用形成网络结构,导致恶性循环,改变了腹腔内环境,有利于炎性细胞在EMS病灶的积聚、炎性反应和粘连形成,从而在EMS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5]。, http://www.100md.com(俞奇 蔡春芳)
1 2下一页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妇产科 > 子宫内膜异位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