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疗》 > 2013年第6期
编号:13170836
柴胡疏肝散在中医内科的临床运用分析(1)
http://www.100md.com 2013年2月25日 《中外医疗》 2013年第6期
     [摘要] 柴胡疏肝散是由陈皮、川芎、香附等多种中药药材搭配而成的一种药物,出自《医学统旨》,主要用于治疗肝气郁滞症、柴胡疏肝散能够在治疗中协助疼痛,往来寒热。柴胡疏肝散通过加味,在中医内科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在临床中对于慢性肝炎、胃溃疡、胆囊炎等都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该文主要针对柴胡疏肝散辩证加味在内伤性咳嗽、胃十二指肠溃疡和心因性疾病等内科病症的运用方法和疗效展开研究和探讨。

    [关键字] 柴胡疏肝散;中医内科;临床运用;辩证加味

    [中图分类号] R2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3)02(c)-0133-02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有很大程度的提升,对健康也有更高的要求。人们渐渐的意识到西药的治疗对身体的伤害,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中医和中药在疾病医治中的根本治疗。学者医师们也在不断的加大中药和中医疗法的研究力度,使中式治疗的方法发挥更大的效用。柴胡疏肝散,是其中重要的一种,在医学史上具有较大的治疗功效。当今,也有越来越多的中医选用柴胡疏肝散进行内科病症的治疗,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柴胡疏肝散的概况

    柴胡疏肝散以疏肝理脾的《伤寒论》方“四逆散”,即芍药、柴胡、甘草、枳实,为基础,去除枳实,添加香附、川芎、陈皮和枳壳来增强疏肝行气和活血止疼的效果。柴胡疏肝散的功能体现为行气止痛、疏解肝郁,主要用于治疗肝气郁滞症、柴胡疏肝散能够在治疗中协助疼痛,往来寒热,在现代临床上,柴胡疏肝散主要应用于治疗肝炎、胆囊炎、慢性胃炎、肠神经官能症、抑郁症、附件炎等多种肝脾不和、肝胆气郁的病症,在多种内科疾病的治疗种都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2 柴胡疏肝散那在内科病症中的运用

    中医治疗讲究慢调细理,主要致力于治愈病症的根本,为患者解除根本的痛苦,同时达到强健体魄的作用。柴胡疏肝散在中医治疗中起着较大的作用,对多种病症的治疗都具有一定的效果,其在具体内科疾病中的运用如下。

    2.1 柴胡疏肝散在内伤咳嗽中的运用

    很多疾病的病理阶段都会伴有咳嗽的症状,比如气道炎症、肝火旺盛等,都会伴随不同程度的内伤咳嗽,这主要是由于内斜肝肺、肝脏功能失调导致的。这种内伤性咳嗽与寻常感冒咳嗽不完全相同,内伤性咳嗽多由内病引起,致病的时间长,祛病也是一个相对较缓慢的过程,其具体的病机诊断和运用柴胡疏肝散的加减如下。

    2.1.1 内伤咳嗽的诊断和病机 内伤咳嗽的发生基本可以分为两类,即其他脏器的疾病发生病变,感染至肺部;肺器官自身的病变扩散。患者在患有病症的时候,因心理压力大,心情不畅、积郁愤怒伤至肝脏,导致肝器官失调,气机不畅,这种情况在长时间的积累下,就会积郁成火,气火的积累侵犯到肺部,从而诱发为咳嗽,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木火刑金”。对于这种由于长期积郁所导致的内伤咳嗽,特别是在相关的检查中都没能发现明显器质性病变的长期反复,与情绪情感有关的顽固性咳嗽,都具有较好的疗效。长期性的内伤咳嗽通常表现为口干咳嗽,痰少质黏,口苦咽干,伴随胸闷胀痛的症状,并且症状的轻重程度与患者的情绪密切相关,患者的舌头呈红色或深红色,舌苔黄薄少津。

    2.1.2 柴胡疏肝散加减辨证治疗 运用柴胡疏肝散治疗内伤性咳嗽的基本方法为,对于性情急躁的患者,运用柴胡疏肝散并加桔梗和旋复花,用以理顺肺气,降低逆火;对于伴有胸痛症状的患者,要在柴胡疏肝散用药的同时,加入郁金直通顺气;对于痰液粘稠者,加入贝母和知母进行清肺祛热,化痰止咳;对于伤津者,则要在柴胡疏肝散中加入麦冬、沙参、天花粉,达到养阴生津的作用。

    2.2 柴胡疏肝散在胃十二指肠溃疡中的应用

    当今,胃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率的呈明显上升趋势,这种病症直接关系到患者的饮食生活,进而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产生比较重要的影响。柴胡疏肝散对该病症的治疗具有一定的疗效,其具体的诊断、病机和用药加减如下。

    2.2.1 胃十二指肠溃疡的诊断和病机 胃十二指肠溃疡是患者在医院就诊的胃镜检查中发现并确诊的一种内科病变,X线片的检查龛影也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在中医中,将之归属为“胃脘痛”的范畴,是一种常见的内科疾病。临床表现为腹部经常性和间歇性的规律疼痛,同时伴有反酸、呃逆、腹胀和嘈杂等消化道症状。胃十二指肠溃疡的根本病因在于胃,但是病情的轻重又与肝、胆、脾有密切的关系,情绪不调、饮食不规律、气血运行不通畅和外邪感受等脏腑功能的失调,都会引起该病的发生和恶化。胃被称为“水谷之海”主要承纳和腐熟谷米食物,已降为和,以通为用。情绪补偿等导致的气机不顺、气血阻滞不同,就会引起疼痛,所以临床上会表现出疼痛、反酸等症状,所以,胃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在于舒畅气机,调和气血,然而肝功能的作用体现在疏泄和调节情志,是脾胃气血升降的一个重要条件。柴胡疏肝散的功能恰巧体现在疏肝行气、活血止疼,符合胃十二指肠溃疡的病症需求,只要临床能够准确的诊断、并且做到恰当的用药加减,就能收到较为显著的治疗效果。

    2.2.2 柴胡疏肝散加减辨证治疗 胃十二指肠溃疡通常体现为血瘀证、气滞证和寒热错杂证。血瘀证主要体现为舌色暗淡、伴有瘀斑或瘀点,呕血、黑便、疼痛等症状,对其进行治疗,可以在柴胡疏肝散中适当减少芍药,添加胡索、没药、乳香和丹参等;气滞证表现为舌色暗紫,舌苔薄白,忧思气急会加重疼痛,对其治疗可以加入木香、郁金。如果患者伴有恶寒和腹泻的症状,则可以酌情减少芍药,加入荆芥等;寒热错杂证的表现通常为舌色暗红,舌苔发黄,有疼痛感且喜揉按,喜热温,用药治疗时可以根据具体的表现选用白术、桂枝、半夏、黄连、吴茱萸等。

    2.3 柴胡疏肝散在心因性疾病中的治疗

    在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影响下,现代人面临越来越多的竞争和压力,也会因而增加很多恐慌和不安等心理,长期的积压不能得到释怀就会引起心因性的疾病,威胁身体健康,柴胡疏肝散在这种心因性疾病中也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具体如下。, 百拇医药(张久荣)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