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症状 > X > 休克
编号:13760503
晚期产后出血、失血性休克抢救成功1例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0月5日 《中外医疗》 201128
     [摘要]晚期产后出血是产后24小时后,在产褥期内发生的子宫大量出血,以产后1-2周最常见,亦有迟至产后6周发病者,产妇多伴有寒战,低热,且常因失血过多导致严重贫血或失血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升高,晚期出血发生率上升,尤其是子宫切口愈合欠佳,切口感染,所致晚期产后出血,严重者致子宫切除,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并使患者丧失了生育能力。

    [关键词]晚期产后出血、失血性休克、子宫切口愈合欠佳、切口感染、次全子宫切除

    【中图分类号】R714.4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742(2011)10(a)-0000-0

    1病例报告

    患者22岁,因剖宫产术后15天,阴道流血淋漓不尽,量多三小时,而于2009年12月28日02:10急诊来我院妇产科,该妇于15天前在我院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横切口,助娩1男活婴,当时手术顺利,但术后阴道流血淋漓不尽,曾给予断血流冲剂1包,tid冲服,阿莫西林胶囊0.5tid口服,效不佳。于前晚23:30无明显诱因下突感阴道流血,量多,有血块,伴恶心、呕吐1次,为胃内容物,无晕厥史,拟“晚期产后出血”收治入院。病程中患者无畏寒、发热,无腹泻、腹痛,小便少,纳差。既往体健,否认“心、肝、肾”病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血液病、癫痫”病史,无外伤史,无药物过敏史,21岁结婚,一胎一产,一年前由山东济宁嫁入东台。入院时查体:T36℃,P90次/分,R20次/分,BP90/60mmHg。意识清楚,精神欠佳,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及出血点,全身浅表淋巴结不肿大,心肺听诊无异常,腹稍膨隆,子宫脐平,下腹部切口愈合佳,下腹部压痛阳性,无反跳痛及肌紧张,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不肿。妇检:外阴:已婚式,阴道中量积血,宫颈口松,有积血块,宫体增大,脐平有压痛,双侧附件扪诊不满意。急诊查血常规Hb91g/L,WBC40.6×109/L,PLt167×109/L,N0.89,血型A,RH阳性,凝血试验正常。入院后立即给予缩宫素10u加5%葡萄糖500ml内静滴,米索200ug舌下含化,保暖吸氧,按摩子宫排出积血,止血三联静滴,同时请主任会诊,汇报总值,申请绿色通道专家组会诊,同时抽血备血。05:20患者血压80/45 mmHg,心率110次/分,精神差,面色苍白,专家会诊嘱缩宫素20u加5%葡萄糖500ml内静滴,加用米索200ug舌下含化,米索200ug直肠给药,按摩子宫,掏出宫腔积血约200g,同时见鲜血从阴道流出,考虑系子宫切口出血。故急诊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盆腔少量积血,约50ml,子宫增大,下段切口愈合欠佳,水肿明显,有明显出血,逐快速作次全子宫切除术,术中输红细胞12u,冷沉淀10.25u,手术顺利,术后当天Hb129g/L,给予抗感染,补充血容量等治疗,术后观察6天,Hb126g/L,痊愈出院。术后B超提示:子宫次全切除术后,残留宫颈约33×23×25cm大小,病理检查(次全子宫)子宫内膜炎伴局部炎性坏死组织,肌层见血管增生扩张。
, 百拇医药
    2讨论

    晚期产后出血病因有胎盘、胎膜残留,蜕膜残留,子宫胎盘附着面感染或复旧不佳,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裂开。而引起子宫切口愈合欠佳,造成出血的原因有:①子宫下段横切口两端切断子宫动脉向下斜行的分支,造成局部供血不足。术中止血不良,形成局部血肿,或局部感染,组织坏死,致使切口不愈合。②横切口选择过高或过低,过低增加了感染机会,过高缝合时不易对齐,愈合不良。③

    缝合技术不当,组织对位不佳,手术操术粗暴,出血血管缝扎不紧,切口两侧角部回缩血管缝扎形成血肿,缝扎组织过多过密,切口血供不良,切口均可愈合欠佳,以上因素均可在肠线溶解脱落后,血窦重新开放,导致大出血。本例患者发生于术后15天,先是淋漓不尽,服用止血消炎药无好转,而发生大出血,失血性休克,幸好抢救及时,挽救了患者生命,但次全子宫切除降低了患者生活质量,对年轻患者而言,她们的心理及再次生育的愿望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所以应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在不危及母亲生命的情况下,尽可能不行子宫切除,避免不必要的创伤。

    参考文献

    [1]乐杰、谢幸、丰有吉妇产科学 第6版2005 238-239

    [2]胡亚莉、王志群产后出血防治 184-185, 百拇医药(黄平)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症状 > X > 休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