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 > 202007
编号:13832076
基于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探讨中医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的用药规律(3)
http://www.100md.com 2020年7月1日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07
     通过频数分析发现,排名前3的药物是枸杞子、熟地黄、山药。枸杞子在眼科应用广泛,其性平,归肝肾经,可滋补肝肾、益精明目,治疗肝肾阴虚证所致的视力减退、内障目昏。枸杞多糖是枸杞子最重要的功效组成部分,具有抗氧化、抗衰老、抗肿瘤、免疫调节、神经保护、肝脏保护、降血糖等多种功效[13-15]。有研究显示,枸杞多糖对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ARPE-19[16]、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和视网膜血管都具有保护作用[17]。熟地黄具有补血滋阴、填精益髓之功效,且熟地黄与枸杞子同属肝肾经,二者相配伍,肝肾同补,大补肝肾之精血,适用于肝肾阴虚、精亏血少、目失所养而导致的RP患者。山药甘平,具有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的作用,其与熟地黄都具有免疫调节、抗氧化、抗衰老的药理作用[18-19],均可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来保护机体。

    通过药物的性味、归经及功效分析可知,其整体用药规律以微寒、平性药物为主,药味以甘、苦为主。RP病因病机主要是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脾胃虚弱, 导致精气血亏损,目失温煦,神珠失养,故临床多以甘味药补养肝血或肾精,与RP病因病机相对应。药物归经即指药物对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373 字符